紅網時刻新聞1月8日訊(通訊員 許昌勝)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從組建成立新田縣“三引”小分隊,到世界500強企業——魯麗集團落戶新田;從實施“瀟湘人才行動計劃”到14個專家人才團隊柔性引進;從市長質量獎到“中國門”文化湖南省科普基地創建……2022年,新田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聚焦建設對接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合作示范區和區域性人才高地,厚植人才引進和培養的沃土,求賢若渴尋覓人才、各盡其能用好人才、無微不至服務人才,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推動全縣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揚帆:黨管人才 機制破冰聚才
【資料圖】
“一把手”抓“第一資源”是黨管人才的關鍵。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證。新田縣對標中央、省委、市委人才工作會議,召開縣委人才工作會議,對全縣人才工作進行了統籌謀劃、集中部署、整體推進,在全縣上下凝聚起人才強縣的廣泛共識。一是堅持高位推動??h委書記秦山成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就人才工作多次作出批示,提出工作要求,為新田縣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h委召開縣委常委會、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對人才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縣委組織部帶頭協調解決人才工作重大問題(如:引進人才住房問題,引進人才家屬和子女求學、就醫等問題),帶頭走出去招才引智,制定并實施了領導干部聯系服務專家人才制度和組工干部聯系引進人才“心連心·交朋友”制度,黨管人才意識全面增強。二是強化布局謀劃。積極編制人才發展規劃和工作要點,明確工作方向,牽頭制定完善人才政策,著力構建起“引育留”人才工作政策體系。三是嚴格效能評估。完善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運行辦法,強化各基層黨(工)委書記抓人才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和人才工作效能評估,傳導和壓實工作責任。形成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成員單位各負其責、縣鄉(鎮、街道)上下聯動、用人單位自主能動的黨管人才工作機制。
耕耘:戰略引領,積蓄磅礴潛能
圍繞高質量發展所需,穩步推進精準發力。一是緊扣重點民生。為破解醫衛類人才引才難的問題,2022年創新實行“常年報名、分批面試、定期研究”的常態化引進方式,全年引進醫衛人才9人,有力緩解了醫衛人才緊缺壓力。為提升新田縣基礎教育人才隊伍建設,2022年引才重點向縣一中、二中、職業中專傾斜,為一中、二中、職業中專等學校引進專業教師14人,其中碩士研究生3人,為新田縣基礎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二是緊扣產業發展。深入企業調研,精準編制新田縣2022年重點產業急需緊缺專業人才需求目錄,成功為企業引進高端人才數十人,引進人才團隊14個,引進高技能產業人才100余人。推動魯麗集團戰略合作,打造“孵化在山東、產業化在新田,研發在山東、生產在新田”的跨區域聯動發展新模式。吸收100余名優秀鄉賢和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納入新田本土人才“優秀鄉賢人才庫”,為新田高質量發展蓄智聚力。三是緊扣鄉村振興。積極引導和支持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引進高學歷人才44人,招考招聘各類基層人才162人。2022年招錄培養全日制農民大學生10人,非全日制農民大學生40人。
實施“基層人才定向培養三年行動計劃”,2022年依托市內高校定向培養新田籍基層教育、醫衛、農技人才106人。選派各級科技特派員91名(其中省派6名、市派5名、縣派80名)和“三區”人才16名(省派),下沉一線開展科技人才服務鄉村振興活動80余次??h本級分別在中山街道黃沙溪村和龍泉街道魚游村成功舉辦兩期“千名科技人才齊下鄉,鄉村學堂開課忙”活動,集聚湖南開放大學郭賢鋒,湖南科技學院張斌、袁志輝,湖南省農科院鄭井元等一大批農業領軍人才,為新田農業發展交流獻策、產才對接。
開拓:創新創業,激活發展動能
突出以用為本,人才興縣成效更加突出。一是搭建科研(教研)平臺,讓人才在科研(教育教學)一線創新創業。2022年,全縣教育系統建設名師工作室24個,積極推動各學科人才資源共享、開展教研教改指導。今年以來全縣新授權專利146件(有效發明專利28件,實用新型專利是65件,外觀專利53件)。有效發明專利23件,分別為:湖南閩新人造板有限責任公司5件,湖南家樂竹木股份有限公司3件,湖南鼎元機械有限公司6件,新田縣三知重工機械有限公司1件,湖南省東新機械科技有限公司3件,新田縣合鑫不銹鋼制品有限公司1件,湖南鳳神油茶有限公司2件,永州聚源高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1件,湖南德力重工有限公司1件。新田和祥潤新材料有限公司獲第二屆永州市市長質量獎。新田縣合鑫不銹鋼制品有限公司獲“中國門”文化湖南省級科普基地創新平臺。
二是服務中心大局,讓人才在經濟主戰場建功立業。整合縣鄉(鎮、街道)二級資源,橫縱雙向聯動,選派優秀年輕干部組建4人的引商引才引客小分隊,常駐深圳、廣州、東莞、佛山、中山等灣區一線承接產才轉移,目前協助引進并簽約招商千萬元以上產才融合投資項目8個,全部為新能源鋰電池產業項目,分別是:總投資達10億元的信繼善鋰電池生產項目、飛鵬鋰電池生產項目,總投資5億元的芃亞鋰電池生產項目,總投資3億元的聚黔鋰電池生產項目,總投資2.2億元的聚鋰美鋰電池生產項目,總投資2億元的友方新能源項目,總投資7000萬元的特祥鋰電池外殼生產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的澤源鋁箔分切項目。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穩步提升。
三是強化培育使用,讓人才在基層一線發光出彩??h委黨校2018年引進人才孫冰露,先后主持并完成自主課題2項。新田職業中專2021年引進人才朱艷偉,潛心教研教改,苦練基本功,參加永州市首屆“湖南總工會”詩文比賽,作品獲優秀獎;在國粹文學杯全國文學評選大賽中,榮獲三等獎。新田一中2020年引進人才楊泠,指導學生蔣林嘯參加2021年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初賽(湖南賽區),榮獲三等獎。擔任1911班班主任工作期間,1911班最初模擬一本上線人數為1,2022年高考有8人達到一本錄取分數線,最后有10人被一本院校錄取。其個人先后榮獲新田縣“先進教育工作者”“新田縣優秀班主任”等稱號。新田一中2018年引進人才彭南英,多次指導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測評(NEPTS)獲獎,其個人多篇教研教改、論文在省市獲獎,被縣教育局聘為兼職教研員。
遠航:創優環境,聚焦人才所盼
人才競爭的關鍵,是人才生態的競爭?!白鹬刂R、尊重人才”,新田縣持續優化人才制度和服務保障,努力讓“關鍵小事”貼心辦,人才服務更“懂你”。用心用情用力全方位服務人才,著力打造人才生態洼地。一是注重政治引領。全面落實組工干部“一對一”聯系優秀人才制度,扎實開展引進人才集中輪訓、崗前培訓,舉辦2022年專家人才國情省情市情研修班,選送180人參加永州工貿學?!包h建+鄉村振興高素質農民培育”。強化抖音短視頻等電商人才培訓,開展2期電商實操培訓,培訓140人次、成立直播聯盟、建立直播基地、舉辦直播大賽、培育直播產品,組織參加永州市2022年首屆網絡直播帶貨技能競賽,“宋艷麗民歌”代表隊獲得大賽的個人一等獎。組織參加2022年永州市第二季網絡直播帶貨技能競賽,新田縣獲個人、團體二等獎。引導各類人才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開展“智匯瀟湘·鴻雁之約”系列活動10期,激發人才活力。二是強化人才服務。設立1000萬元的人才發展專項資金,保障人才各項待遇,為各類高層次人才在安家購房、職稱評審、家屬隨調、子女入學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優待服務。三是營造愛才敬才氛圍。以人才主題日為主線,開展春節走訪慰問優秀人才代表、優秀人才代表座談會、青年人才助力鄉村振興直播帶貨大賽等系列活動,愛才敬才氛圍更加濃厚。
目前,廣大人才在新田舒心生活、順心工作、安心發展,真正形成了“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