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市烈士陵園工作人員向葛振林墓碑獻花、鞠躬。
居民在吃青團。
紅網時刻衡陽3月31日訊(通訊員 胡建設 王余娟)3月30日,衡陽市烈士陵園工作人員,向狼牙山五壯士之一、抗日英雄葛振林的墓碑鞠躬、獻花。一旁,工作人員通過微信視頻,與葛振林的小兒子葛擁政連線,讓其遠程祭掃,遙寄哀思。
“我們部分親屬不在衡陽,受疫情影響,又不方便回來,正愁今年清明怎么給父親掃墓。還好有烈士陵園的工作人員幫我們代為祭掃,彌補了我們不能來現場祭掃的遺憾。”葛擁政說。
為更好地落實防疫政策、倡導文明祭祀,今年清明節期間,衡陽市民政局開通“云上清明”微信公眾號、小程序,讓在外地的衡陽籍群眾“云端”寄哀思。群眾可在“云上清明”建親人紀念館,進行獻花、敬酒、點香、寫家書等。衡陽市各陵園推出代客祭掃服務,并將祭掃過程以視頻或圖片的形式發給家屬。針對在衡市民,實行分時段預約祭掃,市民可通過“云上清明”或電話進行預約。還將在城區社區設置“時空信箱”、公祭點、追思墻等,供市民鞠躬緬懷。
除祭祖之外,清明節還有寒食、踏青等習俗。清明節的前一天為“寒食節”。因寒食節禁火,人們便以青團飽腹。后來,江南一帶形成了用青團在清明節期間祭祀的風俗。
碧玉團圓滿屜香,素舂柔艾搗砧忙。當天,蒸湘區蒸湘街道大元頭社區紅湖花苑小區內,七八名居民、“衡陽群眾”志愿者們,在黨員活動室內,忙著做青團。捻青、揉面、搓圓……一個個青團在大家的巧手下成型。
“本來打算清明回老家重慶祭祖。但受疫情影響,我們選擇了留在衡陽。做青團、網絡祭掃,用這種新型祭掃方式寄托哀思,也蠻好。”居民何強說。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