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石家莊市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重點支持建設的“四港之一”——石家莊國際陸港(以下簡稱“國際陸港”),共開行中歐班列125列,發送標箱15470個,貨值達14.32億元,貨重19.2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94%、677%、231%、970%,創歷史新高。這些成績都得益于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項目的圓滿收官。
2022年7月,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啟動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支持引導多方力量優化貨運結構,實現多種運輸方式深度融合發展,聯網補網強鏈,合力打造互聯互通、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保障有力的綜合貨運樞紐體系。石家莊市搶抓機遇,立足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天津成功入選首批支持城市。兩年多來,“四港引領、多極聯動”的綜合貨運樞紐體系初步形成。截至目前,石家莊市納入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重點支持的25個項目全部完成建設投資目標,五大樞紐集聚區基本建成,運輸能力、服務水平與綜合效率顯著提升,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能力顯著增強。
重大項目加速落地,樞紐能級實現跨越提升。納入支持范圍的25個重點項目建設目標全部完成,新增、改造倉儲面積超70萬平方米,改造盤活新建鐵路專用線8條,陸港、大吾、太行等一批綜合貨運樞紐建成投用,國際陸港海鐵公聯運樞紐和西北、高新區、井陘、平山公鐵聯運樞紐等5大樞紐集聚區基本形成,冷鏈物流、平急兩用、應急保障服務水平和網絡韌性大幅提升。同時,石家莊國際陸港建成區由1.5平方公里拓展至4.5平方公里,投用鐵路作業線6條、到發線3條,年作業能力由300萬噸提高至600萬噸,成功獲批中歐(中亞)班列集結中心,成為京津冀作業能力最大、集散能力最強、輻射范圍最廣、通關能力最優的內陸港。另外,圍繞標準化、智能化、綠色化,投資5.9億元實施設備更新購置項目8個,快速換裝轉運設備、標準化載運單元等;智慧物流產業園搭建碳排放監測交易平臺,光伏綠電總產能超2550MWh。
通道網絡提質擴容,多式聯運體系快速突破。國際陸港首發京津冀跨里海中歐班列,常態化國際線路達到18條,較補鏈強鏈實施前增加80%;中歐班列輻射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開行數量839列,位居全國第9位、京津冀首位,較補鏈強鏈實施前增長295%。國際陸港與天津港開通并常態化運行雙向海鐵聯運班列,創新開行“港城班列”,最大限度發揮海鐵運輸互補優勢,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約30%;開啟海鐵聯運全程單物流新模式,成為京津冀首個實現“一單到底”國際海鐵聯運內陸城市,與世界海運巨頭合作,通達全球200多個港口。2024年全市集裝箱公鐵聯運量24.7萬標箱,較補鏈強鏈實施前增長288%。
產業加速集聚升級,樞紐經濟新引擎高效激活。國際陸港建成超10萬平方米的海關監管場地,與鐵路部門聯合啟用“鐵路快通”新模式,實現“一次申報、全程無憂”,整體運行時間縮短1.5天,先后獲批并封關運行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和保稅物流中心(B型),進一步拓寬鐵路口岸服務功能,填補河北內陸直接開展進口糧油業務的空白。2024年國際陸港累計注冊經營主體超120家,較補鏈強鏈實施前增長10倍。國際陸港發揮“保稅+集拼+班列”功能疊加優勢,加快推進“中歐班列+產業需求”的銜接式發展,開通了京津冀地區首個中歐班列多品名集拼業務,推動更多京津冀制造高效走出國門,帶動“通道+樞紐+產業”開放生態不斷升級。
石家莊市將緊抓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作契機,全力打造公鐵聯運示范樣板,建設立足京津冀、輻射全國、鏈接全球的綜合貨運樞紐體系。(馬靜 通訊員石雨 王建勛)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