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劉琴 實習生 黃鈺
【資料圖】
腳踏八桂大地,仰望璀璨星空。到廣西工作不足2年,廣西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教授謝斐懷揣著夢想,一步一個腳印,探索著宇宙的奧秘。
謝斐的成長軌跡清晰可見:從云南大學數理基礎科學本科,到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再到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做博士后,然后在意大利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參與IXPE望遠鏡研制,成為國際合作組核心成員。
2021年,學有所成的謝斐在得知廣西大學正在聚力攻關中國空間站X射線偏振探測器后,帶著“國之所需,吾之所向”的目標,毅然回到祖國成為廣西大學一員。
在自治區黨委政府人才政策項目的支撐和廣西大學的支持下,謝斐開始組建團隊,圍繞國家重大科學計劃和國際重大前沿進行布局,廣泛開展國際國內合作和團隊協同攻關,不斷突破我國自主研制偏振探測器的技術瓶頸。
謝斐的生活簡單又緊湊,科研和指導學生占據了她大部分的時間。為了與國際合作團隊成員進行項目研討、跟進團隊進度,謝斐與團隊成員常常忙碌到深夜。
根植沃土,九天摘星。2021年12月,謝斐參與研制的世界首個聚焦型X射線偏振望遠鏡IXPE發射升空。2022年4月,在軌運行的IXPE望遠鏡傳回觀測數據,謝斐帶領團隊成員連續奮戰數十個日夜,發現了人類目前在高能波段探測到的偏振度最高的一個天體。謝斐作為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訊作者在國際頂級學術雜志《自然》發表論文,得到國際同行盛贊,這是廣西本地研究機構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在《自然》發文的歷史性突破。
今年,謝斐又接觸到一個新的數據源——脈沖星PSR B0540-69。“我們這是首次在X射線波段對它進行偏振觀測,期待從新的維度更立體地來深入研究脈沖星風云。”她介紹。
喜訊接踵而至。6月7日12時10分,由廣西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主導研制的X射線偏振探測立方星搭乘中國最大的固體火箭“力箭一號遙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為廣西大學承擔的中國空間站其他相關研究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博士生劉寬眼里,謝斐十分嚴謹。“她會非常有耐心地去打磨一個數據,從多方面交叉驗證,從細節處打磨科研成果,直至完全沒有任何疑慮,才會整理出來。”劉寬介紹,無論是英語能力還是其他方面,謝斐都以高標準、嚴要求對待。
“新時代中國青年責任在肩,我將堅守夢想、奮力拼搏,團結和培養更多對科研充滿熱情、對高能天體物理充滿熱愛的科研工作者,在廣西這片熱土上攀登更高的山峰,迸發青春力量。”33歲的謝斐說道。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