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想必現在有很多小伙伴對于芝加哥學派方面的知識都比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編就為大家收集了一些關于芝加哥學派方面的知識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會喜歡哦。
[拼音]:Zhijiage Xuepai
[外文]:Chicago school of sociology
20世紀初至30年代,圍繞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形成的社會學學派。1892年美國社會學家A.W.斯莫爾在芝加哥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學系,開設了第一個社會學研究生班,與G.E.文森特合寫了第一部社會學教科書《社會研究導論》(1894),并于1895年創立了美國第一個社會學刊物《美國社會學雜志》。社會學系創立后,斯莫爾先后聘用了文森特、W.I.托馬斯、R.E.帕克、E.W.伯吉斯等人,形成了該系強大的師資陣容。到20年代,在帕克等人的努力下,該系日臻完善,每年招收 200余名研究生,300余名本科生,開設 40多門課程,成為同期美國及世界上最成功的社會學系。以后影響日益擴大,逐步形成了芝加哥學派。
在美國當時占統治地位的實用主義哲學思潮影響下,芝加哥學派對新興的芝加哥城市的社會問題開展了一系列的實證研究,從而使這個學派總體上具有重視經驗研究和以解決實際社會問題(特別是城市問題)為主的應用研究的特征。托馬斯和F.W.茲納尼茨基合著的《波蘭農民在歐洲和美國》(1918~1920)是該學派最有影響的代表作。芝加哥學派對人文區位、鄰里關系、人口、種族、犯罪、貧民窟等問題的研究,是都市社會學研究的范例。這一時期芝加哥學派的主要學術成果有:帕克等人著的《城市──對都市環境研究的提議》(1925)、《都市社區》(1926),伯吉斯的《家庭──相互影響的個性之統一體》(1926),L.沃思的《都市生活是一種生活方式》(1938),H.佐巴夫的《黃金海岸和貧民窟》(1929),F.R.思雷舍的《團伙》(1927),等等。芝加哥學派的經驗社會學方向對后來美國社會學研究方法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到了30年代,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相繼形成了自己的社會學研究中心。1935年美國社會學會創辦了《美國社會學評論》,不再以芝加哥大學的社會學刊物為全美社會學會刊。這一變更標志著芝加哥學派在美國社會學界統治地位的減弱。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頭條
- 強勁正青春!在寧波舟山港聆聽中國經濟心跳聲|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浙江站
- 走讀中國 | 壽光之行,見證“一粒良種”到“一桌好菜”
- 行走江蘇濕地城市丨我們在濕地生活:候鳥印記
- 前沿熱點:行走江蘇濕地城市| 從“瀕危鹿”到“社會鹿”,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交出亮眼“生態答卷”!
- 拓寬應用領域,釋放發展動能數字技術,賦能千行百業(大數據觀察)
- 灌溉任務完成!山西省最大自流灌區40多萬畝農田進入播種期|環球觀速訊
- 環球視點!新華全媒+丨Vlog:中關村論壇提前探
- 了不起的趕路人|車輪滾滾見證中國巨變!老司機跑貨運25年見證“黔貨出山” 每日速讀
- 多家外國商會持續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_每日看點
- 財經深一度|促消費、擴就業、助企業——看服務業數字化發展如何影響你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