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千年大計。10月17日,黨的二十大新聞中心召開第一場記者招待會。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趙辰昕在會上介紹,北京非首都功能正在有序疏解,雄安新區累計完成投資超過4000億元。業內分析指出,雄安新區10億量級重大投資項目,也勾勒出這座未來之城、科技之城和生態之城的產業圖譜。
100多個建設項目壓茬推進
自2017年設立以來,雄安新區經過五年多的規劃和建設,累計完成投資超過4000億元,已進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建設同步推進的重要階段。
聚焦到2022年投資投入,據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消息,2022年雄安新區建設項目謀劃安排322個,總投資790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000億元。啟動區、容東片區、高鐵站樞紐片區市場化地塊,正在有序推進項目開工建設。
“按照‘在建一批、新開工一批、儲備論證一批’的原則,100多個建設項目壓茬推進,累計完成投資超過4000億元。新區參建勞動力穩定保持在10萬人以上,高峰時期約有20萬建設者在緊張有序施工。目前,新區啟動區市政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項目進展順利,起步區重大基礎設施加快推進,容東片區城市框架逐步形成,6萬多名征遷群眾喜搬新居,京雄城際鐵路建成并穩定運營,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等建成通車。”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司副司長曹元猛在9月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雄安新區的項目建設近況。
按照雄安新區建設的相關規劃,雄安新區有三個重要定位: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京津冀城市群重要一極、高質量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
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一定位上,從2021年起以在京部委所屬高校、醫院和央企總部為重點,已分期分批推動相關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區疏解。目前,首批標志性疏解項目加快在新區落地,中國星網、中國中化、中國華能等3家央企總部啟動建設,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注冊落地,首批疏解的高校、醫院基本確定選址。同時,一批符合新區功能定位的市場化疏解項目如中科院雄安創新研究院市場化疏解項目落地建設。
據人民雄安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初,央企在雄安新區注冊設立各類機構共計110家,在新區本級注冊的北京投資來源企業達3700多家。
基礎設施與生態環境治理
作為國家級戰略,雄安新區的建設資金十分充足。2017年成立之初,曾有機構預測,未來5-10年,雄安新區的投資規模不會小于10萬億元,其中相當部分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預計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鐵路、公路、機場、市政、房建等一大批建設項目即將陸續開工。
“從開發建設上看,雄安新區的前期建設工作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軌道交通、高速公路、電力網絡、綜合管廊等建設;二是生態環境治理,主要包括水治理、垃圾處置和生態治理等。”國新未來科學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徐光瑞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該觀點在過去五年間雄安新區的10億量級大項目上也有所體現。交通配套上,總投資約20.7億元的雄安新區高鐵站片區供熱(冷)、燃氣工程和總投資21.21億元的K1快速路(一期)項目等,在2019年發布并陸續開工建設;商業配套上,總投資約20億元的雄安站樞紐片區核心區域地下空間一體化方案和總投資約86億元(不含土地費用)的雄安商務服務中心項目也在2019年發布。
時間快進到2022年,在基礎設施建設已有一定進展的基礎上,雄安的10億量級項目向市場化建設傾斜,今年8月1日,預計投資129.6074億元的雄安國貿中心綜合體開工,作為雄安新區啟動區建設的首個TOD商業綜合體,通過地上地下及周邊地塊一體化開發,配套建設立體交通樞紐,建成后將實現TOD站城一體化發展,打造新區的城市門戶和匯聚世界影響力的雄安中央活力區。
據 記者不完全統計,過去五年,雄安新區10億量級重大投資項目大都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商業中心等方面。
進入第三個發展時期
“這些項目將會給雄安新區帶來兩個方面的發展機遇。第一,這座現代化的‘未來之城’,通過‘筑巢引鳳’,將聚集大量人才和優質的企業等市場化的資源要素,在此落地生根,進而為雄安新區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支撐。第二,通過‘軟件’與‘硬件’的打造,雄安新區起點將會更高,有助于未來促進產業加快深度集聚于此,為其‘更上一層樓’走向世界奠定基礎。”經濟學家宋清輝評價道。
“雄安新區建設肯定是分層次、有階段、有重點的。短期之內,還是以基礎設施建設、商業配套、公共服務為主,打好基礎后才能更好地吸引產業和人才的進入。”北京社科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智能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鵬評價道,“中長期來說,更多的還是要和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的城市功能定位、產業協同、人才發展相結合,向數字化轉型升級。”
“根據官方規劃,雄安新區有三個發展階段,基礎設施建設階段(2017-2019年)、雄安新區初步階段成形(2019-2022年)、雄安新區步入快速發展階段(2022-2029年),每個階段有相應的定位。”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教授分析表示,現在雄安新區進入第三個發展時期,在前期、中期打基礎后,后期要進一步完善,以低碳綠色為主要投資內容,即使傳統的基本投資也應建立在低碳綠色的標準上完成。
王鵬認為,雄安新區的建設和發展有三層含意:“首先,各類10億量級重點項目的投入,有利于當地公共服務、城市建設、產業發展的飛躍;其次,從區域協同角度來看,有利于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同時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最后,自身產業基礎并不完善的雄安新區,在頂層設計和落地發展中如何更好地面向數字化和新技術,這個過程為我國其他地區乃至全球提供了新的發展道路和經驗。”
釋放三大發展趨勢
放眼未來,雄安新區作為未來之城,其2022年已開工和即將開工的項目,也釋放出新的產業信號。
記者梳理雄安新區2022年前三季度重點建設項目集中開工數據發現,2022年前三個季度,雄安新區集中開工重點項目142個,其中10億量級項目49個,總投資超1700億元。
各類10億量級項目中,大致包括疏解項目、重大產業項目、公共服務項目、基礎設施項目、生態建設項目、市場化項目和智能城市等方面。具體到重大產業項目,中國星網等首批央企疏解項目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產業園項目,在一季度重點建設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后已全面進場施工;預計投資17.41億元的雄安國貿中心在三季度也已開工。
“從2022年的重點產業投資方向來看,我認為體現了雄安未來發展的三大趨勢。”王鵬評價道,“未來發展從投資建筑上,第一是數字化、信息化方向,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產業園為代表的產業項目正在建設數字經濟、智慧城市的底座;第二是環保方向,雙碳路徑、綠色化的環保項目相關產業也會是投資重點;第三是產城融合方向,產業和城市包括人口相融合,雄安前期的承接疏解企業、交通、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等發展良好,為了產城融合更好發展,相關建設產業也是未來的投資重點。”
展望未來,宋清輝認為,2022年新開工的10億量級項目類型,也緊緊契合了雄安新區未來之城、科技之城和生態之城的定位。(方彬楠 陸珊珊)
關鍵詞: 100多個建設項目壓茬推進 雄安新區已進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階段 一大批建設項目即將陸續開工 雄安新區正在進入第三個發展時期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
- 國慶假期“冷門”旅游城市受歡迎 “宇宙的盡頭”登上熱榜
- 《羊了個羊》爆紅后 小程序游戲背后的生意經:熱度快去得快
- “十一”假期本地游、周邊游占比超六成 “反向旅游”成新趨勢
- 廣東多個海島登上“熱搜”!小眾海島玩法成為潮流
- 黃金價格持續走低 金飾品、金豆子、金條等均成為年輕人喜愛的產品
頭條
- 競爭力和普惠性明顯提升 前三季度六大行人民幣貸款增量創歷史同期新高
- 劃好“責任田”制定安全生產“責權清單” 筑牢安全生產防線切不可麻痹大意
- 連續五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以上 倉儲行業整體保持平穩向好態勢
- 山岳類景區進入榜單 老年人出游已成為人們“十一”假期關注的話題
- 指數繼續回升 9月國內大宗商品市場穩中向好的趨勢進一步明顯
- 從高位逐步趨緩 今年以來物流服務價格總體均位于較高水平
- 高價農產品頻現市場 “谷賤傷農”的話題再一次引起各方關注
- 班期為兩周一班的國際遠洋航線填補了海南通往非洲的集裝箱航線空白
- 實現跨境電商與網絡直播的有效聯動 曹妃甸電商產業發展跑出“新速度”
- 從明令禁止到有序放開 “網售處方藥”開閘已歷經多年探索與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