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貿易繼續保持全球最大口岸城市地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居全國首位、全年新增首店居全國首位……去年,上海商貿領域繼續保持多項“全球最大”和“全國第一”,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這是記者從昨天舉行的2022年上海市商務情況通報會獲得的信息。今年,上海將繼續保持這一勢頭,并且加快形成一批商務領域首創性改革、引領性開放和開拓性創新。
消費潛力持續釋放,商品銷售快速增長
市商務委主任顧軍介紹,去年上海消費潛力持續釋放,商品銷售快速增長。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萬億元,增長13.5%,高于全國1個百分點,規模繼續穩居全國城市首位。網上商店零售額增長20.8%,全年新增首店1078家,夜生活指數穩居全國首位。與此同時,商品銷售規模連續跨越15萬億元和16萬億元大關,躍升至16.3萬億元,增長16.5%。千億元級大宗商品交易平臺達到7家,新認定貿易型總部48家、民營企業總部114家,累計分別達到232家和388家。
去年,上海口岸貿易額突破10萬億元,達10.1萬億元,增長15.4%,繼續保持全球最大口岸城市地位。服務進出口總額2294.1億美元,增長49.5%,規模和增速均創新高,規模位居全國各省市第一。與此同時,上海實際使用外資225.5億美元,增長11.5%,規模創新高,對外直接投資中方投資額196.2億美元,增長29.8%,規模保持全國第二。
今年將實施“新型國際貿易擴容行動”
步入2022年,上海如何繼續保持優勢?顧軍表示,商務領域將持續打造消費潮流新標桿、持續構筑外貿發展新優勢、持續開拓對外開放新局面、持續營造外商投資新環境。
上海承擔了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等諸多先行先試的重大使命,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開放紅利。顧軍表示,市商務委今年將加快形成一批商務領域首創性改革、引領性開放和開拓性創新。其中,上海將深化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落實新版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持續推動允許外商獨資財務公司等措施落實落地,吸引更多優質外資項目落滬。同時,推進進博會地方立法,持續放大進博會溢出帶動效應。
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實施之際,上海也將制定出臺落實銜接舉措,擴大與RCEP成員國間進出口貿易規模,拓展面向RCEP的多元化國際市場,支持建設海外倉和海外運營中心等服務設施。
今年上海將持續構筑外貿發展新優勢,實施“新型國際貿易擴容行動”,積極打造離岸貿易中心城市,推動自由貿易(FT)賬戶下離岸經貿企業數量超過600家。深化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力爭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20%以上。啟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4.0版建設,拓展通關加物流數據可視化、貿易金融和保險等特色功能。在消費領域,上海今年將以引領時尚、定義潮流為主題,加快打造全球消費目的地和全球新品首發地,全力打響最新最潮的“上海購物”品牌。(徐晶卉)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