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譯一個甲骨文獎勵10萬元——
(資料圖)
這是中國文字博物館
曾面向社會發出的“懸賞令”
2018年,有一人拿到了這10萬元
他就是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員蔣玉斌
獲獎論文是
《釋甲骨金文的“蠢”——兼論相關問題》
他也是目前唯一拿到這筆獎金的人
蔣玉斌是怎么收獲“一字十萬”的?
甲骨文的破譯難在哪兒?
聽聽他怎么說——
經過多年考證,蔣玉斌得出結論:甲骨文、金文中用在某些方國名字前的“屯”字,應該釋讀為蠢動的“蠢”字。例如,“屯夷方”應解讀為“動亂的夷方”。
蔣玉斌說:“當時在商王國的周邊,方國林立。有些方國不服商王朝的管治,興兵作亂,就被稱作‘蠢某方’,加以征討”。經過這樣解讀,文句一下子讀通了,也提高了反映王朝與方國部族關系資料的利用效率。
看似簡單的“王”,是如何考釋出來的?“王”字在甲骨文中有幾種寫法?甲骨文的考釋有時需要大開腦洞、旋轉方向來得到答案。
上一期視頻中(戳這里),中國文字博物館研究中心的劉浩研究員提出了一個難解的yǒu字。它是什么意思?為什么難解?蔣玉斌對此進行了解答。
據學者統計
目前已發現的甲骨文單字共4000余個
取得共識的破譯字約占三分之一
“容易的已經被破譯了,
沒能破譯的都是‘硬骨頭’,
大多既復雜,又不成文。”
蔣玉斌說
考釋甲骨文字
難在已知信息太有限
難以架起從已知到未知的橋梁
更難的是要坐冷板凳、下大功夫
“如果缺乏興趣,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
就很難取得新突破。”
目前,國內已有多所高校
開設古文字學相關本科專業
后備人才隊伍逐漸豐實
蔣玉斌希望
在考釋甲骨文字的艱苦道路上
有更多年輕的身影加入
一起前行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