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浮屠”“浮圖”,梵語Stupa的略音,正譯為窣堵波,即塔、佛塔,俗稱寶塔。
2、佛塔的層次一般為單數,如五、七、九、十三級等,而以七級為最多,故有“七級浮屠”之稱。
3、“浮屠”本是梵語buddha的音譯,意思即是佛陀,指釋迦牟尼。
(資料圖)
4、后來大概因“屠”字令人聯想到“屠宰”等意思不太好的詞語,所以漸漸被音近的“佛陀”取代。
5、而“七級浮屠”的“浮屠”,梵語是buddhastupa,音譯后的略稱也是“浮屠”。
6、所以“浮屠”既解作佛陀亦可解作佛塔。
7、塔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建筑,也是一種紀念、禮拜用的建筑物。
8、塔起源于印度,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
9、印度最初的塔形狀像墳墓,在方的平臺上砌筑一座半球形的塔身,上面做成各種形狀的塔尖。
10、這樣的塔在古代印度梵語的譯音叫“浮屠”,意思是埋葬佛的墳墓。
11、擴展資料和浮屠塔有關的人物:造浮屠佛塔被視為建功德的事。
12、佛塔浮屠還被佛教視為寶物和法器。
13、在佛教人物中常有體現。
14、浮屠觀音浮屠觀音為中國民間人士所創造。
15、中國佛教徒多將浮屠視為佛塔。
16、因觀音手持佛塔,故而名稱浮屠觀音。
17、明代版畫集《慈容五十三現》和《觀音三十二相》中均有浮屠觀音。
18、其造像特征是:觀音立于蓮華之上,右手持九級浮屠佛塔,左手作施無畏印。
19、佛塔漢譯"堵波",古印度佛教徒筑塔是為了埋藏佛之舍利,后來演變為佛教象征性的重要標志。
20、佛教徒非常崇拜舍利、佛發、佛指、佛齒,見舍利如見佛陀本身。
21、佛塔又稱功德聚。
22、2、托塔李天王《西游記》將毗沙門托塔形象移到了唐初名將李靖身上,成了有名的"托塔李天王"。
23、在民間,浮屠還被視為施福護財。
24、因此,此尊觀音法相在民間深受崇拜。
25、3、多聞天王四大天王中的多聞天王(即毗沙門天),手中持的寶物就是浮屠寶塔。
26、《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薩皤羅罰曳"梵語,此乃觀音菩薩示現毗沙門天王降魔相,天王手持浮屠 寶塔,意保護修持者,護持、接引十方諸佛,可使一切魔障望風遠避、使一切惡煞聞其聲音,悉皆遠離。
27、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浮圖塔。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