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時節,“小紅書好事發生”又收到了一條改店請求!這次是北京的一家胡同社區蔬果店。
這家小店老板娘是安徽人,定居北京已將近30年,店鋪經營近10年沒有招牌名字,空間狹小。出于經濟和便利的考慮,老板娘在居委會的房子里安了家,在這個緊湊卻溫馨的空間,日常生活與工作交織在一起。以“社區蔬果店”的定位周邊老顧客經常光顧,蔬果齊全,隨季節更迭而變化,為胡同鄰居們提供著日常所需,久而久之這里也變成了胡同內的社交場域,經常有三兩鄰居在這閑話家常。
此次老板希望小店保留老北京悠悠煙火氣的同時,擴容她的“老破小”,把每一寸空間利用到極致,此前她也看過小紅書很多收納筆記,希望借助小紅書用戶可以提供切實可行的收納建議。同時小店經營10年,這里已經變成承載居民的情感載體,也希望可以借著這次改造,線上募集店名。
改造前,小紅書公益、小紅書好事發生邀請廣大云股東通過點贊助力籌集勸改基金,依舊在評論區開啟了“聽勸模式”,讓大家的每一條留言都可能成為改變的種子。也聯動收納博主@退休少女更年七,將胡同小店融入收納美學。
經過一周,胡同小店完成了“老破小”的擴容術,每一點奇思妙想都在現實中找到了它的家。之前因為空間局限,老板娘算賬時需要在狹小的休息區里湊合,而傳統的收銀方式顯得局促且效率不高。所以這次改造在店鋪里設計了一個多功能工作臺,不僅提升日常運營的效率,還為老板娘提供了一個更寬敞更愜意的工作空間,街坊們在挑選完新鮮的蔬菜后,也能在這里和老板娘聊聊天閑話家常。
線上征集活動火熱,互聯網云股東們人均爆梗王,其中“不只是菜、北京胡同里、有家小店”等店名深受網友們的喜歡。其中“口袋超市”打動了老板娘,并結合地址胡同7號,將名字定為“7號口袋超市”,平平無奇的小店擁有了獨特記憶點,瞬間成為了這條胡同的“顯眼包”~
改造后的“7號口袋超市”頁成了熱鬧的打卡“景點”,吸引了眾多小紅書博主前來打開,@姜無知、@彩虹幫二當家、@我是阿刁耶 紛紛進行胡同買菜體驗。同時,改造后小紅書公益、小紅書好事發生還邀請了社區小學生及其家長到店體驗,見證小店與親子關系的煥新。
小紅書公益、小紅書好事發生借由北京這個互動小店改造活動,將老北京特色美食打鹵面和“立夏吃面食”的習俗相結合,還設立了“一人食餐包”活動,向北京人民征集關于打鹵面n種吃法,提供不搭配吃法的餐單讓用戶到店自選,“新鮮”的菜單換“新鮮”食材,一起打造的最合口味的老北京味道!
胡同小店為周邊街坊提供送菜服務近十年,成為了這個胡同不可或缺的溫暖守護者。盡管老板娘曾有過歸鄉的念頭,但為了不辜負老顧客的期待,選擇了留下繼續這份充滿溫情的事業。
小店不僅為社區居民提供新鮮的食材和便捷的服務,它本身也超越了商業空間的界限,成為了胡同文化的一部分。在這次改造中,改善店面環境和菜品收納是首要目標,讓這份溫暖能夠持續傳遞,繼續為每一位街坊和老顧客提供服務。
直到5月份,小紅書公益、小紅書好事發生已成功助力第3家特色小店轉型。從鄰里間的菜店到多樣化的社區場景,緊貼居民的生活圈,探尋那些散落于社區的文具鋪、小餐館和便利店,用最樸實的生活氣息溫暖每一顆平凡心靈,讓公益活動深深扎根社區。同時每家小店的改造都將延續線上「云股東」改造建議征集的活動,以線上的力量來影響線下。而云股東是誕生在小紅書上的新型互聯網關系,激發出陌生人之間的善意、信任、認同感。
小紅書那抹獨有的真誠與友好的社區氛圍,像磁石般匯聚著一群熱心公益的小伙伴,溫柔地撫平每個人的日常疲憊。在這里,公益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深深根植于鄰里間,回歸社區最質樸的模樣,通過小紅書也吸引了更多人,一起探尋和解鎖美好生活無限的新意與可能。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