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家居業遭受重擊,此后便開啟了持續近3年的“行業動蕩期”。近日,隨著疫情防控政策放開以及地產政策持續松綁等多重利好釋放,家居行業逐漸迎來了破冰逢春的時刻。
家居業的復蘇拐點何時來臨?面對疫情放開的“第一波沖擊”,企業如何應對?后疫情時代,行業如何變化?針對這些備受關注的問題,通過記者采訪,傳遞市場真實聲音,助力企業決策當下。
報復性消費何時來?家居業迎復蘇新拐點!
三年來,疫情沖擊,導致國內消費水平不斷下降。在疫情政策走向開放后,報復性消費何時來,成為家居業首要討論的話題。不過,就目前來看,“新十條”公布后,不少家居門店銷售在元旦期間稍有回升,但并未達到疫情前水平,這主要是由消費信心不夠、收入下降短期難以解決導致的,行業真正回暖可能還需要數月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經過三年疫情,家居行業的消費邏輯也被重塑。消費者的健康意識逐步提升,綠色和衛生成為消費的重點。同時,在經濟壓力下,消費者更加注重性價比和理性消費,但不會在品質和品味上有所妥協,以“自我”為中心的消費分化將更為明顯。
所以,家居建材的消費作為剛性需求,可以延后,但不會消失。企業只有把握做足準備,才能更好地承接住報復性需求。
可以確定的是,“復蘇”將成為2023年的主基調,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振經濟、擴大內需、激發消費活力也將成為今年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家居行業各產業鏈需及時抓住風口,順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大趨勢,用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盡快扭轉預期、打開局面。
練好內功向外發力 后疫情時代真正到來!
被疫情籠罩的3年,家居業歷經高速洗牌,出局者眾多。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企業在疫情倒逼下不斷修煉自身,探尋新的發展機遇。
眉山博美云商歐洲城占地42畝、總投資8億、建筑面積達11萬平方米。以生活+家居雙核驅動、以京東大數據為支撐,打造智慧探針、精準畫像,全面、全新升級的一站式購物家居商城,在整裝定制服務、智慧化信息系統、網絡化物流體系等方面也在逐步加強體系建設。商城基于自身業務發展需求,不斷對供應鏈進行深度整合建設,與傳統的家裝企業、生產商、品牌商、流通商、互聯網家裝企業等優質平臺建立長期深厚的戰略合作,形成定制生產、加工、倉儲、配送、安裝、維修等的一體化服務,快速跟上消費者不斷變化的產品需求和服務需求。高效協同的強大供應鏈整合,極大提升了商城的運營效率,擴大了商城的整體效率。
(眉山博美云商歐洲城實景圖)
后疫情時代已經真正到來,家居企業只要開源節流、苦煉內功,做好品牌、團隊、產品、商業模式多方準備,就有望在新一輪競爭中搶得先機。
備戰2023家居業超級重啟的“密碼”!
據著名經濟學者任澤平近期發布的2023中國經濟十大預測,今年,中國經濟還將面臨三大挑戰:一是全球經濟衰退導致中國外需大幅收縮,2023年出口可能負增長;二是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繼續,將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繼續不利;三是房地產是周期之母,國民經濟第一大支柱行業,軟著陸還是硬著陸迎來關鍵時刻。
這些都將對我國家居行業發展造成一定的制約影響。不過,在巨大挑戰下仍蘊含新機遇,2023年中國將推出一攬子擴大內需的經濟復蘇計劃,全力拼經濟,家居企業需抓住這些增長機會。
眉山博美云商歐洲城作為家居建材專業市場,位于眉山市西部經濟開發區核心位置,11萬平米超大空間,是家居建材商業業態的聚集。自運營以來,專注專業市場運營,持續探索新的業務模式,如家居建材用品信息平臺、現場交易平臺、物流配送平臺、電子商務平臺、供應鏈平臺、售后服務平臺等,為消費者和門店創造多種配套服務類型,再利用智慧云市場全方位破局,為家居建材市場實現數字化、智慧化、資源化市場的全方位賦能,最終實現服務300萬川南人口、輻射四川乃至西部,專業服務滿足成都以南3000萬人群的家裝、工裝等剛性消費需求的目標。
(眉山博美云商歐洲城實景圖)
后疫情時代對于家居行業而言,不止是結構性的輪換,還有發展模式的蛻變。盡管前路仍有諸多變數,但暖風已至,家居業的2023年,希望就在前方!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