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唐天琪 通訊員雷蕾、黃子豪、蔡昆捷)“學生能力不錯!圖紙表達有想法!”近日,武昌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環境設計系《居住空間設計》課結課作品展吸引了大家的眼球,這些作品不僅因出彩的設計獲得了超高的關注,更收到了來自“甲方”客戶和業內人士的高度認可。
據悉,這位“甲方”并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客戶,而是該校師生朋友圈征集來的房主。“紙上得來終覺淺。”據該校環境設計系主任劉星介紹稱,為了讓學生走出校門,實地參與并進行室內居住空間的設計,她和教研室老師們想出了把實踐教學環節設在“甲方”家中,通過朋友圈征集戶型進行設計的方案。“這個專業實操性很強,為了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動手能力,我便以環境設計系‘創藝社’公眾號的名義,通過師生們的朋友圈發出了征集信息。”
(資料圖)
劉星通過仔細篩選,最終選擇了該校附近住宅小區里的一套三室一廳兩衛的戶型作為本次的實踐項目。接到任務后,學生們兩三人一組進行實地勘察和設計。
“室內設計關乎到客戶居住體驗感,需要關注每個家庭成員的需求。”劉星說,學生們在實踐教學環節里,和“客戶”不斷溝通、吃透需求,才能逐漸找到設計感和使用感間的平衡。在設計稿的打磨和修改中,學生們的溝通、協作等綜合素養也日漸提升。“僅看戶型圖,設計圖畫出來生硬無比,很難打動人。”劉星說,雖然帶著學生們與“客戶”交流并不容易,但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學生們通過這種真實的、全程參與的、有明確指向性的實踐教學,學習積極性大幅提高,綜合能力和專業素養也顯著提升。
“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到項目設計中,不計回報,甘之如飴。”環境設計2102班蔣杏燁稱,測量房屋是利用周末課余時間進行的,設計稿反復修改了三稿,直至客戶滿意。“在走進真實居所探討設計方案時,我才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從事這個專業。”蔣杏燁說,她們小組設計的主題為《輕霧喃》,屬法式居住設計風格,希望能給業主一種溫馨、浪漫、治愈的感覺。
設計作品圖。學校供圖
“山青玉帶生,陌野爭春榮。”同班崔啟程小組的設計主題《陌野》,靈感來源于蕭峻畫山水并題詩稿。他采用現代簡約的風格,在有限的空間設計中,追求不受墻面限制的自由,落落大方,別具一格,也收到了“甲方”的點贊。
為了讓學生們快速進入角色,劉星和吳春雷老師帶著學生們到項目現場進行量房并講解了專業知識。“量房那天正下大暴雨,所有人的衣服和褲子都全部打濕了,但卻沒有一句怨言。”劉星稱,在設計過程中,同學們將所學知識一一運用到實踐中,克服了不少的困難。為避免無效溝通,大家采用簡潔的語句來代替專業的詞匯,力求通俗易懂;在技術上,面對不熟悉的專業工具,大家會自主學習,耐心請教老師;在設計上,理念間的分歧,讓學生們更加注重于實踐應用,拋棄華而不實,追求美觀與實用相結合。
吳春雷老師現場示范量房。學校供圖
“區別于設計公司千篇一律的程式化方案,這些學生的設計,顯得更加蓬勃具有生命力。”“甲方”客戶譚先生評價稱,在眾多設計中,他最喜歡的設計方案是胡楚楚、李昕怡等3人設計的《知鳶》,其以暖色調為主、充滿煙火氣息的設計給人帶來如沐春風般家的溫暖。“親子共讀空間與餐廳島臺的設計讓我眼前一亮,對未來的新居生活充滿了向往。”
劉星老師現場講授設計要點。學校供圖
劉星稱,成果展出后,一些兄弟院校同行教師對這種教學形式和學生成果表示了認可,并詢問了課程實施細節,表達了學習借鑒的愿望。同時,她還收到了武漢多家設計公司設計師的關注和點贊。“實踐出真知。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加深理論認識的有效途徑,這一方式有利于學生們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讓學習成果接受社會檢驗,更有助于增強學生們的專業能力和自信心。”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