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中韓石化員工手持5G智能巡檢儀進行安全生產巡查。近日,中韓石化5G智能工廠項目入選工信部《2022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名單》,成為全國33家5G全連接工廠中的一員。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通訊員 付松 梁發強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愛虎
新場景增多,機械臂上下飛舞、無人小車滿地跑已不再新鮮;新基建提速,“全國一流”數字底座不斷夯實;新平臺發力,讓更多行業發展有“數”。當前我省加速創建國家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賦能千行百業快速發展。
【資料圖】
新場景增多
機械臂、無人小車不再新鮮
機械臂上下飛舞,無人小車滿地跑。這樣的場景已不再新鮮。
在馬應龍5G+全連接工廠,一條軟膏生產線過去需要配備20名工人,通過自動捆扎機、AGV云化智能小車與智能化產線協同配合,現在僅需8人做產線補料和質檢工作,產能提升超六成,生產效率提升逾三成。
5月6日,馬應龍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總經理沈熠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5G+工業互聯網賦能下,企業2022年的能耗費用較上年下降200多萬元。產品制造周期從3天壓縮至1天。企業可以實時、準確地掌握和分析供應、生產和銷售的全流程數據,實現所有出廠藥品全生命周期可溯源管理。在數字孿生“虛擬工廠”基礎上,企業還打造了智能制造云平臺,打通上下游數據鏈,實現智慧化管理。
洪山區是我省首個省級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該區與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經開區一道,正在沖刺創建國家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5月7日,武漢市正在準備工信部新一輪的答辯。
在武漢經開區的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總裝車間里,一條整車安裝流水線上,青云灰、星海藍、流光金新車陸續下線。5G改造后,工廠的生產更加柔性。
嵐圖汽車數字化制造負責人鄧斌斌介紹,通過智慧工廠建設,實現了工藝、制造、質量和供應鏈高效協同。打造了世界級4.0數字化工廠,自動化率高達95%。嵐圖一體化數字孿生平臺,將用戶、車、設備、環境的數據互聯互通,實時監控,支持SUV、轎車、MPV車型的混合生產體系,真正實現“千人千面”柔性定制化生產。
新基建提速
“全國一流”數字底座不斷夯實
在5G+全連接工廠,可看見生產線自動化程度高。看不到的,是指揮機械自動化的海量無線電指令。
“這條生產線有1萬多個信息采集點。”沈熠介紹,與傳統生產線不一樣,新的生產線安放了很多芯片,它們配合攝像頭,負責采集、傳輸信息;在企業的中控室,多個視頻遠程監管生產過程,各類數據在軟件作用下,協同判定生產是否正常;而在生產線外圍廠區,建設了5G專用基站為工廠服務。
為支持“數字經濟13條”落實,省級財政籌資超2億元,帶動的直接社會投資約31億元。今年,我省將新增5億元專項資金,繼續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3年間,綠色大數據集群、星火鏈網、車聯網、物聯網、城市大腦等一系列數字基建項目拔地而起。截至2022年12月,全省在用數據中心144個(含“在用邊緣數據中心”),在建數據中心23個,邊緣數據中心19個,按標準機架2.5千瓦/架計算,在用機架數14.7萬架,居中部第1位。全省建成5G宏基站8.02萬個,居全國第8位;全省所有縣級、鄉鎮級行政區5G網絡全覆蓋。
4月4日,一個新里程碑在漢誕生——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武漢)累計標識注冊量突破100億個。
中國信通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武漢運營中心主任譚敏表示,最近3年,武漢頂級節點標識注冊量增長近50倍,表明產業數字化轉型提速,特別是湖北工業互聯網應用活躍、制造業持續煥新升級。
為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壯大5G+工業互聯網應用規模,湖北發布“登峰行動”計劃(2023—2025年):到2025年底,武漢頂級節點標識注冊量達到200億個,接入二級節點數量60個,企業節點數量2萬個,建成具有較大影響力和示范帶動作用的5G全連接工廠1500個。
華為公司中國區運營商BG副總裁徐永波說,華為將持續以技術賦能產業,加速推進5.5G升級演進,加快5G、千兆光網、算力網絡等建設,支持湖北打造中部領先、全國一流“數字底座”。
新平臺發力
更強算力提供支撐
5月3日,山西晉城第二人民醫院里,剛剛引進的武漢首套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內鏡精靈”已投入使用。這個由武漢楚精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人工智能醫療產品,已在全國500余家醫療機構臨床使用。
武漢楚精靈,正通過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獲得源源不斷的算力支持。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一期于2021年5月投入運行,去年完成二期擴容,算力達200P,相當于10萬臺高性能電腦同時高速運行。近水樓臺先得月,武漢長江計算、極目智能、斗魚網絡等一批企業在這里獲取了普惠算力優勢。
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秦軍介紹,由集團投資建設的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作為國內首家具有公共服務屬性的人工智能算力平臺,打造面向千行百業的公共算力服務平臺、行業應用創新孵化平臺、產業聚合發展平臺、科技創新和人才的發展平臺。
在東湖科學城核心區的武漢超算中心,是武漢第二個超級算力公共平臺,去年11月建成投運以來成績亮眼,不到半年就已與約30家用戶達成合作,為全國區域內主體提供算力支持,廣泛涉及流體力學、遙感測繪、圖計算、生命科學、氣象氣候等多個研究領域。
“算力就是人工智能的生產力,算力強,才有可能孵化出更多人工智能創新型應用。”華中科技大學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學院教授伍冬睿介紹,算力對于人工智能技術開發來說是一種核心基建力量,而公共的算力服務平臺能夠有效疏通人工智能研發的堵點,用更短的時間、更小的力撬動更大價值的產出。
武漢布局“雙算力”中心,全國少有;武漢算力,正像水、電等公共資源一樣,為企業、孵化器、高校研發借力引智。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減肥圖片大全豎版_減肥圖片大全
- 把足智多謀的人喻為智多星_把足智多謀的人喻為
- 2023年投影儀概念利好哪些上市公司(5月8日)|每日速看
- 售價不到3K 佳能即將發布的Vlog相機或為PowerShot V10 世界關注
- 有線電視機頂盒怎么和電視連接使用_有線電視機頂盒怎么和電視連接
- 制造業增值稅稅負率一般控制在多少(一般納稅人企業增值稅稅負率達到多少才合適)|天天聚看點
- 世界微頭條丨吉林敖東:正探索安神補腦液的出口業務
- 懷化中院:傾心調解涉企糾紛,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天天熱資訊
- 山石網科:5月5日Timothy Xiangming Li減持公司股份合計14.25萬股
- 外交部:中方將繼續為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