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一葦 通訊員 彭爽
隨著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蓬勃發展,至2021年,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充電設施網絡,湖北省內僅國網系統運營的充換電站就已達到近1300座,遍布全省各地。
這些充換電設施基本是用于新能源乘用車的,目前,針對重型卡車的充換電設施已悄然鋪開。未來,裝上“綠心”的“零碳”重卡將更為常見。
(資料圖片)
換電5分鐘 載重60噸
一座換電站年減碳千余噸
4月4日,陽邏港一期集裝箱碼頭,拖運集裝箱的重型卡車(簡稱“集卡”)來往奔忙,柴油發動機噴出陣陣油煙味。其中,間或有一輛淺藍色的集卡駛過,這些車駕駛室后多了一個“大箱子”,跑得不慢,卻沒有發動機的轟鳴和油煙。
原來,這是去年在此投運的新能源集卡,駕駛室后就是電池包。去年10月,國網湖北電力與湖北港口集團公司簽訂了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在陽邏港打造“零碳碼頭”綠色生態型港口示范項目,其中一項內容就是在陽邏港投資建設集卡換電站。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換電站正在進行投運前的調試,全站占地約180平方米,一側是集卡換電通道,另一側是控制室和電池儲存艙。集卡駛入換電通道并定位停好,電池包正好對著電池儲存艙門,門內伸出機械臂,將駕駛室后的電池包取走,然后再送出新電池包裝上。
新能源集卡電池包容量為282千瓦時,可供集卡行駛150公里。“新能源集卡將集裝箱從碼頭運往堆放區,可載重60噸,單次往返路程僅幾公里,續航能力可滿足需要。”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湖北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目前,碼頭已有14輛新能源集卡運行,遠期將會達到50輛,換電站單次換電時間不超過5分鐘,投運后可以保障50輛集卡全天候運營。換下的電池包會在電池儲存艙內充電,1個多小時即可充滿。
新能源集卡的環境效益顯著。據測算,換電站投運后,年替代電量約700萬千瓦時,可為陽邏港一期集裝箱碼頭節約柴油約150萬升,減少碳排放1075噸。
新能源重卡穩步推廣
充換電站快速推進
不僅在陽邏港,如今,新能源重卡逐漸出現在更多場景中。
去年6月,寶武集團廠區內建成一座新能源重卡換電站,用于園區內物流、中短途物流等,該換電站一天可供80輛新能源重卡換電。同月,恩施首個新能源重卡充電樁建成。去年7月,枝江首個重卡充電樁建成投運。
重卡充換電設施的快速推進,源于新能源重卡數量猛增。3月28日至29日,首屆中國商用車論壇在十堰舉辦,與會專家透露,去年全國新能源重卡銷量約2.5萬輛,其中換電重卡約1.5萬輛,預計到2030年純電重卡將達到35萬輛,其中換電重卡占比達70%至80%。
“新能源重卡受青睞的原因與新能源汽車類似,不僅更環保,而且用車成本更低。”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湖北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以現在柴油價格每升7.09元計算,柴油重卡百公里油耗35升左右,每公里花費近2.5元。而湖北省內充換電站使用大工業分時電價,每千瓦時為0.65至0.7元,新能源重卡每公里耗電約1.8千瓦時,每公里花費比柴油重卡少1元多。
據介紹,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湖北有限公司去年已在襄陽、黃石、宜昌等地建成重卡充電站16座,今年計劃再建成17座。類似園區物流內的點對點運輸場景,對充電時間要求比較短,適合采用換電模式,未來換電模式將在我省礦山、港口有更大發展空間。同時,該公司還計劃在一些地方建設綠色運輸專線充電樁,以滿足新能源重卡短途運輸需求。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