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陳倩
視頻剪輯 陳倩
【資料圖】
通訊員 易曉明
2023年3月31日下午,“大愛 ?石門峰第八屆全免費集體生態環保葬”告別儀式在石門峰紀念公園舉行,首批20位逝者的骨灰被安葬在草坪下。湖北省殯葬事業促進會、武漢市殯葬協會等單位代表及環保葬志愿者家屬參加了儀式。
第八屆環保葬活動包括“軍禮告別式”“生命的痕跡紀念展”兩部分內容,采用節地生態葬可降解骨灰盒,選擇草坪葬的葬式,以肅穆的告別儀式為逝者送行,以從國民觀念根本上建立新型低碳殯葬方式,向踐行綠色生態的環保葬志愿者致敬。
儀式現場,湖北省殯葬促進會及武漢市殯葬協會相關領導分別致辭,號召社會關注生態殯葬建設,并向生態葬志愿者及家屬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軍禮告別式”環節,石門峰禮賓用軍禮之莊嚴,采擷竹之雅韻,詮釋生命之重。通過莊嚴的軍禮儀式,將逝者從祈福廣場護送至“世外桃源-彼岸”竹林處。
“不要在我的墓碑前哭泣,我不在那里,我沒有長眠……”在安葬現場,禮儀師齊聲朗誦詩歌《化作千風》,向無私博愛的志愿者們表達敬意和哀思。
此次環保葬儀式更加注重人文關懷、生命的紀念和生命意義的反思。通過收集環保葬踐行者生平的紀念物,舉辦《生命的痕跡紀念展》,以生命文化樣態展示生命的價值。活動最后,全場嘉賓參觀了《生命的痕跡紀念展》。
一張張逝者的照片,系在竹林間的心愿卡,讓這片小溪邊的竹林充滿了對逝者的懷念。市民袁女士在這里找到了外公的照片,她說,為外公選擇生態葬,也是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以更生態環保的方式讓他得到安息。袁女士一家已經堅持多年用鮮花紀念逝者,她說,雖然沒有留下墓碑,但是外公安息的這片竹林,就是將來紀念他的地方。
據悉,石門峰紀念公園作為全國殯葬改革示范單位,積極響應國家殯葬行業移風易俗的號召,通過推行節地生態葬、樹葬、花葬等節約集約用地的節地方式,鞏固生態系統碳匯能力。舉辦全免費集體生態環保葬活動,不僅是為了推廣殯葬文明新風,更是出于對生命本身的尊重,讓生命回歸自然,用生命鑄就“生態”春天。
自2015年4月3日舉辦首屆生態環保葬活動以來,石門峰紀念公園已連續8年累計為2000多位逝者舉行隆重的送別儀式。今年生態環保葬將有226位逝者入土為安、與芳草相伴。本次儀式共安葬20位逝者,4月1日安葬15位逝者,剩余逝者將于后期擇日分批集中安葬。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