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樂克 胡雯潔 通訊員 李偉 程柏松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全國第二大的精制磷酸產能,正轉移至湖北宜昌,2月初安徽銅陵化學工業集團投資105億元,在當陽開建28萬噸精制磷酸等。
近3年來,東部沿?;ぎa業向中西部轉移明顯加快,我省襄陽、宜昌、荊州、荊門、孝感、黃岡、仙桃、潛江8市共承接化工產業轉移企業116家、項目137個,不少項目將在今明兩年密集投產?;ぎa業轉移,如何避免風險平移,對于我省正發力沖刺萬億產值的石化產業而言,這是筑牢發展安全的一道必答題。
扎牢籬笆管好入口,449個落后產能和高風險項目被拒
“中小企業多,精細化工多,重點監管危險工藝多,涉重大危險源多,監管難度大?!笔惫芾韽d危化處相關負責人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近年來,化工轉移呈現“四多一大”特點,如果不采取相應措施,就是安全風險的同步轉移。至去年年底,全省承接的化工產業轉移企業主要來自東部沿海地區,涉及114種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176個重大危險源。
安全不達標,堅決說不。省應急管理廳嚴把前置審批準入關,重點監管硝化、重氮化、氯化、氟化、過氧化項目,并設定了新落戶門檻——全流程自動化。3年來,449個落后產能和高風險項目被拒之門外。
在宜昌高新區長青生物公司重氮化車間,“通過微通道技術改造,反應器持液量從過去3000升縮小為0.5升,時間從12小時縮短至3秒,杜絕飛溫導致事故,而且經營效率還提升了?!?公司總經理余兵說,從江蘇來湖北,產線先升級,平均每個車間增加投資2000萬元,實現全自動、全封閉、智能化生產。
同樣,來自南通的順毅化工,落戶宜昌后,在全自動產線上,對硝化工藝采取管式反應創新,反應液僅在細管短時間停留,“即便出意外,當量不超過一個小鞭炮。”
對轉移產能“逢轉必升”,3年來,我省145家重點監管危險化工工藝企業249套生產裝置,全部實現全流程自動化控制,加快推動減量減害創新示范,從本質上提升了安全基礎。
“兩個清單”明確責任,管好安全生產“關鍵人”
“招商引資來的企業,都是地方的‘金寶貝’,也是監管上的難題?!笔惫芾韽d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過去檢查執法常遇各種阻力,以至執法人員不得已翻墻進入,更有甚者,?;椖烤刮磁冉?、非法生產。
教訓是深刻的,2020年以來,轉移化工項目共發生6起事故,包括2起較大事故,造成10人死亡。一個共性原因突出: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安全組織架構不完善,安全生產規定制度和操作規程不健全。
管好安全生產“關鍵人”,省應急管理廳出臺了針對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全員的安全生產職責清單(簡稱“兩個清單”)。從董事長到操作工,細分出8個崗位層級、72項具體職責,實現對象全覆蓋、職責具體化,被國安辦列為全國三年行動優秀制度成果。
“三甲生產線中精餾工序產生的尾渣,有毒性,委外處理,責任人李曉清”,在仙桃湖北新藍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記者看到每一道生產工序,都細化了安全隱患點、如何處置和責任人。
明責追責,對未出事故的嚴重違法行為也加大刑事追責。2021年,仙桃市武漢立諾新材料有限公司違反停產停業整頓指令,擅自恢復生產。當年7月,相關負責人劉某一審被以涉嫌危險作業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庭審現場30余家化工企業負責人旁聽。
目前全省重大危險源企業246家,均完成“兩個清單”的編制,產業轉移專項整治的企業302家,均完成設計診斷和回頭看。
探索“12345”安全管理法,長效機制正在形成
2019年,宜昌姚家港化工園一家化工企業出現傷亡事故。調查溯源發現,該企業有7項管理體系,307項管理制度,但多停留在紙面上,并沒有機制使之落到實處。
省應急管理廳黨委委員、總工程師徐克思考:明明有健全的制度和操作規程,為何總有不守規矩的操作,制度和操作之間如何監督?
我省率先推出特殊作業全程錄像備查,在應城市新都化工公司,一位高空作業員工未系安全繩爬到一半,突然發現有攝像頭對著,趕緊折返下來,重新按照規程操作。截至今年1月,我省有了近200萬次特殊作業全程錄像,3年來沒有發生1起高處墜落事故。如今這一做法,成為特殊作業國家標準。
省應急管理廳在推動技術創新同時,摸索形成“12345”安全管理法,即:每個企業優化一套安全管理體系,風險管控和隱患治理“雙重預防”,落實三類人員安全責任,做到崗位“四知”,采取五項安全管理措施。
近3年來,全省322家危化生產企業完成“雙重預防”數字化建設并上線運行,“12345”管理法率先在化工轉移企業落地生根。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