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湖北日報訊(記者袁超一、通訊員蔡蕾、實習生李佳靜)3月1日,長江保護法實施兩周年之際,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兩年來湖北法院履行環境資源審判職能、開展長江大保護相關工作的進展與成效,并發布了全省開展長江長江大保護十大典型案(事)例。
湖北地處“長江之腰”,是長江干流流經里程最長的省份,是長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國家重要生態屏障。
執法辦案是人民法院的主責主業,也是人民法院開展長江大保護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兩年來,全省法院審理一審環境資源案件1萬余件,其中刑事案件1903件、民事案件3735件、行政案件4102件,環境公益訴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457件。各級法院依法準確適用刑事、民事、行政法律,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兩年來,省法院先后發布《湖北法院環境公益訴訟白皮書》《湖北法院開展長江大保護環境資源審判白皮書》,指導中基層法院更新司法理念、統一裁判尺度。
武漢海事法院審理的省人民檢察院武漢鐵路運輸分院訴陽新某公司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訴荊州某公司等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黃岡市中院審理的湖北某林業科技有限公司訴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森林保險合同糾紛案,襄陽市中院審理的常某某等非法采礦罪案,神農架林區法院審理的田某陽、沈某賢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案,先后入選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或優秀業務成果。
省法院環資庭庭長張樂喜介紹,兩年來,省法院在本級及5個中級法院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庭的基礎上,推進專門審判機構向基層延伸。2021年2月,省法院在10個基層法院相關內設機構加掛生態環境保護法庭牌子,并指導未設立專門機構的中基層法院建立穩定的環資審判隊伍,形成全省法院“1+5+10+N”環資審判體系。
目前,全省各地法院在丹江口庫區、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處設立73個司法保護基地,涵蓋長江、漢江、清江等重點流域和江豚、麋鹿等重點保護對象,為開展恢復性司法和法治宣傳提供載體。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