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劉暢、通訊員于海濤、劉雅進)2月17日,武漢市生態環境局、武漢市水務局聯合宣布2023年武漢市“美麗河湖”優秀案例評選活動正式啟動。
為持續做好生態環境保護“水文章”,突出河湖保護示范引領作用,展示美麗河湖建設階段性成果,展現“世界濱水生態名城”之美。繼首屆評選后,武漢市決定啟動 2023年“美麗河湖”優秀案例評選活動。
目標是到2025年,力爭建成國家級示范價值的美麗河湖,省級和市級美麗河湖建設取得數量上的突破,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工作機制逐步完善。到 2030 年,武漢市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力爭建成更多國家級和省級示范價值的美麗河湖,建成一大批市級美麗河湖。到 2035年,具備條件的河湖基本建成美麗河湖,“清水綠岸、魚翔淺底”景象處處可見。
(資料圖)
各區(含開發區、功能區)可分別申報 2—3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開展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以斷面責任區為主體,可申報完整河流湖庫,也可申報具備一定生態完整性的重要河段或湖區。跨區的河湖可以聯合申報,也可按行政區域邊界分河段(湖區)申報。
實施步驟:2023年2月底前,各區自選并申報優秀案例。2023年3月起,各區申報優秀案例在武漢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官網公示,征求社會意見。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通過實地踏勘、專家評審、群眾投票等方式,按照要求對各區申報案例進行審核篩選。2023年5月15日前,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通過綜合公眾意見、組織專家評審,評選出 2023 年武漢市“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并予以公示,進行推廣宣傳。
市級“美麗河湖”由武漢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聯合命名并公布,同時擇優推薦參評國家級和省級“美麗河湖”。各區“美麗河湖”的建設參選評定工作納入全市水污染防治“紅黃旗”考核,根據各區“美麗河湖”評選結果給予相應加分。
根據“美麗河湖”評選結果對工作開展得好、成效明顯的區給予獎補,對列入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清單的水體,加強相關政策引導和支持,加大生態修復治理項目的謀劃實施,在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以獎代補資金項目安排等予以傾斜支持。
武漢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對已命名的“美麗河湖”進行成果匯編,擴大“美麗河湖”的示范帶動作用,鞏固示范成果,增進次年“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參評效益。
申報“美麗河湖”優秀案例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水資源方面。具有穩定的補給水源(含再生水),水體流動性較好(或水文過程與當地自然條件契合度高),河湖生態用水得到有效保障,穩定實現“有河有水”。
水生態方面。河湖水域及其緩沖帶生態環境功能穩定提升,水生植物和水生動物得到有效保護,有代表性的土著物種得到重現,穩定實現“有魚有草”。
水環境方面。流域各類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近三年未發生富營養化和明顯水華現象,河湖水質實現根本好轉或水質穩定達到優良,公眾的景觀、休閑等親水需求得到較好滿足,人民群眾反映的生態環境問題得到妥善解決,不存在弄虛作假等情況,穩定實現“人水和諧”。
除以上基本條件外,還需滿足以下條件:
1.按要求嚴格落實河湖長制相關制度措施。
2.湖泊排污口已完成整治,建立排口巡查管控常態化機制,無污水直排現象;河流排口已開展溯源、整治,主要排污口已實施截污,排污口和取水口設置規范。
3.涉及飲用水水源地的河湖,按要求完成保護區劃定和規范化建設,無環境安全隱患。
4.河湖周邊涉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的,需按要求完成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任務。
5.積極推進人工濕地建設、濕地保護及修復、濱河湖生態緩沖帶建設并取得一定成效。
6.開展愛河湖、護河湖等文明宣傳行動,社會共治共享氛圍良好。
7.未發生典型涉水水事糾紛、群體涉水投訴以及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等。
監督管理
1.對展示的“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如出現河湖斷流干涸、水生態破壞、水質惡化等情況,公眾可通過公示熱線反映問題或投訴,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將及時組織核實;如問題屬實將不再作為優秀案例展示。
2.對管護不力、示范作用削弱的“美麗河湖”,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對整改不到位的河湖,經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核實確認后取消“美麗河湖”稱號。
3.邀請志愿者、觀察員等社會人士對評選結果進行現場巡查市民觀察,接受社會監督。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