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芳 )1月12日至17日,陽新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團縣委聯合縣義工協會開展“迎新春、暖人心”系列社會公益活動。
為殘疾人家庭送春聯送祝福。通訊員 方婷婷 攝
“我們一起去社區門口領對聯啊老李哎!”居住在濱湖社區70歲的王奶奶喜笑顏開的約上隔壁的李大媽。兩位老人家拿到自己心儀的春聯,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說到:“這幾年疫情每年一點年味都沒有,今年貼上孩子們寫的對聯,年味就更濃了。”
1月17日,在社區活動室只看見“紅、黃”馬甲身影在忙碌著,原來是陽新縣義工協會志愿者人稱“會拔牙和書法的義工”石祥帶領9名公益小天使書法愛好者,寫春聯和“福”字,將最美好的新春祝福通過春聯傳遞給每位社區居民。一副副寓意平安和諧、吉祥如意的春聯,帶著辭舊迎新的美好祝愿,為即將來臨的春節增添了濃濃的喜慶氛圍。
小志愿者募集“一勺米”。通訊員 張曉麗 供圖
“阿姨,您好!我是您的鄰居義工協會公益小天使,我們現在正在參加‘一勺米’公益挑戰活動,可以請您捐出一勺米嗎?”
12日,由陽新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團縣委和縣義工協會公益小天使共同締造“你好,鄰居”一勺米活動在山上綠洲小區開展,10組親子家庭敲開鄰居門,募集一勺米。一個個友善微笑,一聲聲親切問候,足以拉近鄰里間的距離,也讓公益小天使親歷體驗一次“百家米”傳承文化美德。
“剛開始我不敢開口,第一個給我一大碗米的老奶奶,我只喊了一聲奶奶,你好!能不能送我一勺米,結果,她就給了我一大碗,這讓我體驗到了成就感,也更有自信了。”第一個完成募集挑戰的小朋友明藝維開心的分享道。
13日,將募集到的30斤大米由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將滿滿的“戰果”倒到盆子里,進行洗米、泡米,然后等到第二天印成“年把”。小朋友把“年粑”與鄰里共享,暖意融融。通過一勺米活動,不僅弘揚了傳統習俗文化,更增進了鄰里關系。培養孩子的大愛之心,更讓小朋友學會幫助他人,懂得分享,開拓小朋友的思維,提升交際能力,在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還交到了許多新朋友。
系列迎春接福志愿服務為春節添新意,打通服務居“最后一公里”,傳承公益精神,助推社會和諧發展,讓文明之花綻放暖人心。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