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國家郵政局等12家單位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郵件快件寄遞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進一步加強寄遞渠道安全管理,依法落實各部門職責,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積極參與寄遞安全綜合治理,為全力保障春節期間寄遞業生產安全、社會公共安全和國家安全筑牢堅固之基。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國郵政快遞業呈現蓬勃發展、欣欣向榮的良好態勢。數據顯示,從2012年到2022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從57億件增至1105.8億件,2022年我國即時配送訂單超過400億單,同比增長30%左右,市場規模達到約2000億元,郵政快遞業連接千城百業、聯系千家萬戶、連通線上線下,在服務生產、促進消費、暢通循環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但與此同時,在即時配送等寄遞類新業態高速發展的背后,打擊整治違法寄遞禁寄物品形勢依然嚴峻。由于寄遞渠道具有點多線長面廣、人貨分散、隱蔽性強等特點,加之一線收寄員對部分禁寄物品識別性不強、專業性不夠,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采取“互聯網+寄遞”相結合方式非法實施毒品販運、槍支彈藥走私、危化品流通等多種違法犯罪行為,這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發展和諧秩序、推進平安中國建設增添了不小的壓力。為此,全面推進寄遞安全問題綜合治理,亟需凝聚共識、匯聚合力、久久為功,方能維護寄遞渠道暢通,保障郵政快遞業平穩暢通有序運行。
針對利用寄遞渠道從事違法犯罪等行為,有關執法監督管理部門要主動出擊、擔當作為,共同營造風清氣正、健康有序的寄遞市場大環境生態。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即時配送業政策法規標準體系,補齊短板、堵住漏洞,嚴厲打擊利用即時配送、寄遞物流平臺寄送新型毒品、倒賣消費者信息牟取暴利等犯罪行為。另一方面,公安、郵政管理等部門要加大監督執法力度,推動打擊涉寄遞渠道違法犯罪工作向縱深發展,暢通舉報違法犯罪線索渠道,保護消費者生命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
對于寄遞企業而言,全面加強“人、物、技”一體化寄遞渠道安全同樣不可或缺。既要健全安全管理機構,加強員工寄遞安全各項制度培訓,提升從業人員和一線員工的辨識禁寄物品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識。也要配置智能安檢機、毒品快檢設備,嚴格執行開箱驗視、實名收寄、過機安檢制度。還要升級視頻監控聯網、安檢機聯網等信息系統,實時監測寄遞安全和生產安全情況,推廣使用隱私面單。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確保行業生產安全、寄遞渠道安全。
此外,廣大消費者也應參與到寄遞安全問題綜合治理工作中來,網絡購物時,不盲目購買,仔細甄別、嚴格防范。如果收到冒充快遞企業發的短信,或者接到電話自稱是快遞員并準確報出本人在快遞單上留下的個人信息,要求下載軟件并轉賬,用于所謂理賠、解除借貸關系、刷單等情形時,要有自我防范和保護意識,謹防上當受騙。對于個人留存的寄遞信息泄露,被違法犯罪分子用于“刷單”、電詐等行為,即時報警處理。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這對統籌推進郵政快遞業寄遞安全提出了更新的理念、更高的要求。以本次《意見》出臺為契機,常態聯動、齊抓共管、優勢互補、綜合治理,在打擊涉寄遞渠道違法犯罪行為上勁頭不松、力度不減、震懾常在,我們就一定能為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夯基壘臺,也定能為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稿源:荊楚網
作者:萬俊峰(湖北孝感)
責編:丁楚風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