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莘永進)2022年,棗陽市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寬廣度,“藍天保衛戰”取得歷史性突破,首次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類標準,PM2.5年均濃度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6%,PM10濃度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優良天數達318天,優良率達到87.1%。藍天白云隨處可見,進一步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環境幸福感和獲得感。
完善工作格局,夯實綠色根基。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書記、市長共同擔任指揮長的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指揮部,棗陽市委領導帶頭落實生態文明建設主體責任,其他市領導主動落實“一崗雙責”,抓好分管領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堅持規劃引領,審議通過并印發一系列生態環境保護重要綱領性文件,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全市年度績效考核的重點指標,全面落實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工作,健全生態保護制度體系的“四梁八柱”。強化生態優先,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實行生態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度,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占黨政實績考核比例大幅提高,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得到有效開展。各級領導按照責任清單,帶頭深入一線,調研督導,解決難題,形成了“以上率下、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細化工作措施,擦亮生態底色。圍繞“建設工地揚塵治理、交通污染治理、燃煤油煙污染治理、工業廢氣治理”四大領域,采取決策科學化、責任網格化、管理精準化、防控立體化“四化”措施,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嚴格落實城區“禁鞭”、企業“禁煤”、農村“禁燒”、交通“禁黃”、建筑“禁塵”五禁措施,織密織牢機動車尾氣、燃煤鍋爐廢氣、餐飲業油煙氣”“三氣”防控網。加大大氣環境執法監管力度,成立夜間突擊檢查小組,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不定期開展夜間突擊檢查,發現問題整改事項并進行交辦整改。加強涉氣行業無組織排放深度治理,采取關停取締、整合搬遷、整改提升等舉措,分類整治“散、亂、污”企業。
創新工作思路,打造智慧“天眼”。充分利用“互聯網+監管”模式,探索形成“人防+技防”措施,“4+1”包保責任體系,強化智慧化監管水平。引進大氣環境微觀站第三方機構運維及技術咨詢服務,在全市范圍內設立50個大氣微觀站,建立了對各社區、主要工地、工業集聚區以及各鄉鎮的綜合監測體系,每月根據大氣微站數據進行排名通報,對大氣環境質量排名靠后的鎮(辦、區)進行約談、責令整改;2022年,棗陽市在原有“藍天衛士”監控平臺的基礎上投資88.4萬元,將全市228個監控終端全部升級為智能監控平臺,實現秸稈焚燒遠程實時監控和自動預警。兩大智慧監管系統為棗陽市精準治污、科學治污提供了詳細數據支撐。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