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各種肉類及肉制品加工產品銷量明顯增加。為保障節日期間食品安全,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風險,1月6日,武漢市硚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灌制香腸食品開展監督性抽檢。
上午9點半,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隨執法人員來到硚口區集賢二路香腸灌制點,街上熙熙攘攘,顧客盈門,濃郁年味撲面而來。
“老板,生意挺好啊。”硚口區市場監管局榮華街市場監管所所長葉勇,來到“甚美王牌手工香腸”店前,詳細檢查了店鋪經營資質和相關經營條件,查詢各項票據信息是否齊全。
(相關資料圖)
“歡迎大家來檢查,我們干了20多年了,從原料、加工到儲存,都是按規范標準來的,檢查一下消費者也更放心。”店鋪陳老板正忙著給顧客稱香腸。
店鋪共出售多種口味香腸,執法隊員均隨機選購了一斤,作為抽檢樣品。抽檢樣品分為兩份,一份作為檢驗樣品,另一份作為備樣樣品。裝袋、貼標簽、封裝……質檢人員把檢驗樣品一一打包好,隨后送到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執法隊員還沿街抽檢了另外幾家灌制香腸商鋪,樣品一并送往第三方檢驗機構。
硚口區市場監管局食品流通(生產)安全監督管理科工作人員周芷欣介紹,本次抽檢將依據國標2730、2762和2760三項標準,全面檢測香腸中的過氧化值、總砷、亞硝酸鹽、苯甲酸及其鈉鹽、山梨酸及其鉀鹽和胭脂紅等六項指標。檢測結果會在7日后出具,并在“食安查”平臺同步公示,方便市民查詢。
與平日市民常見的“你點我檢”快檢車檢測形式不同,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是對食品中的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有害因素進行監測,相比快檢準確性更高。同時,監督性抽檢的結果可以作為行政執法的法律依據,對抽檢不合格產品,將依法依規開展核查處置工作。
據悉,此次針對灌制香腸的抽檢,是該局針對“春節期間肉類及肉制品專項整治工作”的重要環節。專項整治工作涵蓋香腸、臘肉、腌魚、現炸肉丸一系列緊俏“年貨”,整治時間一直持續到2月份,期間會繼續對其他品類進行抽檢,并同步安排“你點我檢”便民快檢活動。
據悉,除本次香腸的專項抽檢,該局2022年總計開展監督性抽檢470批次,涵蓋群眾生活中消費頻率最高的各類食品,如食用油、乳制品、肉制品、保健食品、糕點、節令食品等,抽檢的重點場所是大型超市、特產店、農貿市場門店等。
硚口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提醒,市民在購買、加工香腸、臘肉時,請選擇有經營許可證的商家,加工時要注意腸衣是否清潔、肉質是否新鮮,提醒店家規范操作,如果發現問題,消費者要保存好憑證并及時拔打12315維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潔 通訊員 董光玲)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