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1日電 (記者栗翹楚)“我喝的飲料含有多少糖,會對健康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為回應消費者對健康生活日益升高的需求,近日,上海多家超市開始在含糖飲料區懸掛“紅橙綠”含糖飲料警示標識。
近年來,“輕飲食”“低糖”“無添加”等新觀念正推動著休閑食品行業風向的健康化發展。2022年底,新加坡全面實施含糖飲料分級制,通過A、B、C、D四個等級告訴消費者對應飲品的含糖情況,并取得一定效果,具有借鑒意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國內,多級多地主管部門也都出臺了相關政策,上海市疾控中心日前制定的《含糖飲料健康提示標識試點應用及效果評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就是其中之一,按照《方案》指引,上海在全市159家試點商超及便利店開展了含糖飲料調查項目,“紅橙綠”三色標識就是此次試點工作的內容之一。標識通過簡單、清晰的提示提醒消費者適當購買含糖飲料,幫助消費者規避高糖風險。
可以看出,《方案》的落地不僅將進一步引導當地消費者提高健康意識,倡導人們控糖飲食,也將促進國產飲品品牌在健康飲料賽道上持續加大研發力度,研發出更多符合健康理念的產品。
低糖選擇成為消費新潮流
“加糖嗎?您的飲品要幾分甜?”如今的飲品店里,對糖分的個性化定制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對話之一?!叭痔稹⒉涣硗饧犹恰⒘憧ù恰眲t成為了不少顧客的選擇。這一現象背后,體現的是零卡、低糖、無糖在消費領域的逐漸風靡。
記者了解到,低糖、低脂之所以成為消費新風尚,與我國糖尿病發病群體年輕化趨勢有一定關系。《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為11.9%,糖尿病前期檢出率為35.2%,其中2型糖尿病是主要類型,50歲以上成年人患病率更高。
有關部門、機構制定了一系列行動、方案,意在引導消費者健康飲食?!督】抵袊袆樱?019—2030年)》建議人均每日添加糖攝入量控制到5%以下或不超過25g。《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也提出開展“減糖”專項行動,向居民傳授健康食品選擇和健康烹飪技巧,鼓勵企業進行“低糖”或者“無糖”的聲稱,提高消費者正確認讀食品營養標簽添加糖的能力。
在所有含糖食品中,飲料作為消費者最常見的消費品類,“減糖”“代糖”理念在該行業中發展頗為迅速。據艾媒咨詢報告顯示,2015至2022年,中國無糖飲料行業市場規模逐年增長,由22.6億元增至199.6億元,預計2023-2027年將持續放量增長,市場規模有望達748.9億元。
市場規模不斷攀升的背后,是民眾對“健康”這一要素的重視程度在逐步增加。與之相對的,用戶需求提升也一定會反促行業的進步。2021年,元氣森林和江南大學合作成立元氣森林減糖健康研究院,借助專業力量針對“糖”進行相關研究與科普。并在業內推出“0糖0脂0卡”無糖氣泡水,與飲料業“無糖”趨勢不謀而合。正確的決策自然也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元氣森林在2019-2021連續三年取得了增長。
三色標識提醒消費者別“超標”
無糖飲料行業市場規模逐年增長背后,有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更離不開監管各方的大力推動。此次《方案》在上海落地,就是一次有益嘗試。
嘉定區疾控中心副主任馬飛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商超投放的“紅橙綠”三色標識,在消費者購買飲料時起到能健康提示的作用。除在試點商超懸掛提示標識,有關部門還會調查各超市周銷量清單,對不同年齡段的市民開展問卷調查,了解上海市民對含糖飲料的危害認識、飲用習慣以及效果評價。
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提倡“控糖”“減糖”的品牌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有市民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三色標識的推出讓人們在選擇飲料時更加方便,從薄薄的一張提示標識里,不僅能學到飲料含糖知識,也能時刻提醒大家保持健康生活。
其實,在國際范圍內,政府部門參與控糖行動也有參照樣本。以新加坡去年底開始全面實施的含糖飲料分級制為例,也是使用警示標識針對飲品含糖量與飽和脂肪含量進行飲料分級,通過四個等級的劃分,提醒消費者合理購買含糖飲品。業內人士表示,該制度的初衷一方面,是為進一步放大消費者知情權;另一方面,也為眾多飲料品牌提供產品研發方向,從供給、需求端同步推進健康飲品發展。
在中國,近年來在健康、綠色消費趨勢下,各大飲品企業紛紛推出“無糖概念”產品。元氣森林等新興品牌深耕無糖領域,一系列產業獲得消費者喜愛;而農夫山泉、健力寶,以及碳酸飲料的兩大巨頭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也相繼布局無糖飲料賽道。推動無糖飲料的類型往氣泡水、茶飲料、健康飲料等多元化方向延伸。
業內人士表示,《方案》的落地,是對“減糖”行動的又一次助力。從企業角度來看,“紅橙綠”標識不僅對于推動無糖飲料的進一步研發、滿足注重健康和品質的年輕群體需求有積極作用,又與飲料業“無糖”大趨勢不謀而合;從社會角度來看,《方案》是順應時代,利好消費者、行業、社會的重要舉措,有利于降低年輕人群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推動喚醒全社會的健康飲食意識。
可以預見,飲品行業在“健康”大趨勢的推動下,或將進入更高標準時代,為消費者提供更健康的飲料產品。
“無糖”背后口感與品質需兼得
傳統的無糖飲料雖因“無糖”避免了甜膩感,但同時口味也受到了限制。在這個領域的研究,國際飲品廠商很早就在嘗試。可口可樂、雀巢等巨頭憑借資金、技術等優勢,在中國先后推出“無糖”的零度可樂等相關產品,經過在中國市場多年深耕,收獲了一大批消費者。
在此背景下,中國企業如何后來居上?業內人士表示,“好吃”永遠是消費者對飲料的最大訴求。在健康飲品這片紅海中,中國企業必須兼顧健康與美味,加大創新投入、推動科技攻關,研發出更多代糖材料與方法,讓零食做到“減糖”不“減味”。仔細觀察,以元氣森林為代表的“后起之秀們”也正是循著這個方法不斷前進,開辟一條快速發展之路。
“我們洞察到消費者在產品選擇時對產品要求越來越高。同類型產品,消費更傾向于選擇天然配料的產品,也更傾向于配料表更短的產品。對此,我們在原料選擇、用量配比、產品工藝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和成本,為用戶創造出更多健康、美味的產品?!痹獨馍窒嚓P負責人介紹。
繼續圍繞食品飲料及快消品供應鏈布局,致力于尋找原料更優質、工藝更先進的產品,構建更高效的供應鏈體系,在更大范圍內樹立國貨品牌,這是元氣森林的方法,或許也是其他中國飲料廠商可以借鑒的一個可行之策。
當前,處在轉型之中的“舌尖經濟”對企業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業內人士呼吁,期望在各界共同努力下,將“紅橙綠”三色標識可以推廣至更多品類、更大范圍,為國民健康飲食探索解決方案。
(責編:羅知之、呂騫)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