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紅太。
紅網時刻 記者 蔣楠 綜合報道
全紅太,是全國第一批、衡陽市第一個“吃螃蟹”的自主擇業軍轉干部,歷經軍旅歷練,商海洗禮,已過花甲之年的全紅太,骨子里仍流淌著軍人的熱血。
【資料圖】
有著“兩次入伍、兩次轉業、兩次‘下海’”的傳奇經歷的他,如今活躍在多個領域發揮余熱,服務桑梓,回報社會。
初入商海,捷報頻傳
1973年冬天,廣州軍區司令部到衡陽地區招“特種兵”(警衛員、公務員和通訊員等),因為在一次慰問演出中表現出色,剛滿16歲的全紅太被特招入伍。
1986年,全紅太離開部隊,轉業到地方。在部隊磨煉的品格和本領,讓他很快在新的崗位上脫穎而出,并深得單位領導賞識。1991年,被推薦到省委黨校參加第一批“跨世紀”青年干部培訓班學習,前途一片光明。
天有不測風云。1992年,全紅太的妻子身患癌癥。為了照顧妻子,他忍痛放棄學業。面對高昂的治療費用,全紅太作了一個大膽決定:下海經商,為妻子籌措費用。
初入商海的全紅太很快展示出非凡的經商才華。3年時間,不僅填補了妻子治療的費用,還自學了大量經濟學知識,拿到了碩士研究生學歷和學位。
1996年,歷史的機遇再一次垂青全紅太。彼時縣(市、區)武裝部收歸軍隊建制,全紅太放棄了拼搏來的基業,響應號召第二次入伍。
再次穿上戎裝,全紅太在部隊充分發揮經濟管理特長,高質量完成部隊領導交辦的工作任務。尤其是重振了湘南地區進口汽車修理行業“泰斗”——衡陽八一進口汽車修理廠的雄風,盤活已經“關門停業”的楊家花園酒店……在衡陽一時傳為佳話。
進入新世紀,軍隊改革邁出全新步伐。國家開始試行軍轉干部自主擇業政策,同時,軍隊全面禁止經商活動。扎根軍營28年的全紅太毅然放棄了黨政機關工作的機遇,成為衡陽市軍轉干部自主擇業第一個“吃螃蟹”者。
他選擇深圳作為創業的第一站。憑借著對酒店經營管理積累的經驗,全紅太籌資承包了深圳市羅湖區商業中心一家老牌涉外酒店。也許是準備充分,也許是厚積薄發,在他的用心經營下,事業順風順水,業績穩步提升。
全紅太并沒有“小富即安”,“不安分”的他又敏銳捕捉到房地產市場商機,將目光對準深圳砂石市場,大膽涉足。
2011年9月至2014年3月,全紅太繼續北上天津與朋友合作,承租天津市東麗湖開發區某閑置土地3000多畝,投資3.4億元,創建了京津冀地區最大的建材市場,該市場集生產加工、倉儲物流、批零兼營于一體,經營兩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資。市場物流輻射整個華北地區,有商戶200余家,從業人員8000多名,年生產加工能力和營業額近200億,上繳各種稅費10余億。
心系故土,赤子之心回報社會
2014年4月全紅太回到家鄉一湖南省衡陽市,開始投身參與市政工程、道路橋梁、保障房、安置房的投資和建設。2019年全紅太又參與湖南近山院陸基水產養殖項目的投資,帶領廣大退役軍人正在實施“百村萬噸”水產養殖項目,為實現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建功立業。
近年來,全紅太把更多時間、經歷投入到社會公益、慈善中來。
青葉村,作為全紅太長于此的故鄉,始終是他內心的牽掛。無論是村里的公路建設、還是排水渠、山塘修建,都有全紅太忙碌的身影。村里的大事小事,也會請他幫忙出出主意。
現任湖南省衡陽市鴻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的他,不僅出資300萬元扶持16名戰友辦公司、做項目,還先后協調和捐款200多萬元,支持家鄉村組道路硬化、綠化、亮化工程,改造村辦幼兒園、村委辦公樓,參與市文化休閑公園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自主擇業22年來,無論身居異地,還是回歸故鄉,他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行行出佳績同時,他還多次出席和參與國家、省、市關于自主擇業軍轉干部就業創業的工作會議和調研活動,他還先后在遼寧省、湖北省、廣東省及省內為自主擇業戰友授課和介紹經驗。
“個人財富再多,對社會沒有貢獻,人生的價值只等于零。”這是全紅太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