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黃:回力,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流體力學問題;回鄉助力,是一個充滿情感的“社會力學”范疇。當前,呼喚鄉賢歸家成為了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大趨勢。鄉賢正成為鄉風文明的涵育者、鄉村發展的助推者、鄉村治理的參與者。
岳陽湘陰,一座創新創業之城。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資料圖)
端午佳節前夕,湘陰縣湘濱鎮以節會友,誠邀600多名鄉賢回家,共證商會成立盛況。當天,湘濱鎮與15家鄉賢名企進行簽約,表彰認領鄉村振興項目的鄉賢115人。湘濱鎮共有905名鄉賢參與捐資領建,金額超5500萬元。
美好,總是接“粽”而至。端午期間,新泉鎮、樟樹鎮等7個鄉鎮分別舉行商會成立或換屆大會,鄉賢捐資捐建超2.8億元。
湘濱商會成立儀式。
轟轟烈烈的“返鄉潮”,正在湖南湘江新區湘陰片區集中展演。石塘鎮芙蓉園村“榮譽書記”馮勇捐資領建項目超500萬元。他坦陳心跡,要和家鄉同心同向,共創未來。
究竟岳陽湘陰有何魅力,讓眾多鄉賢紛紛“燕歸巢”?其中玄機,值得一探究竟。
以夢為馬,銜泥歸巢建家鄉
回鄉的路要走多久?
鄉賢張雄兵用了十多年。在東塘鎮商會成立大會上,張雄兵驕傲地分享了他的“回鄉之路”——2007年,在深圳創業時,團隊均為“老鄉”;2019年,返鄉投資餐飲,經營收入全部用于員工分紅及公益事業;今年,捐資認領150萬元,用于改善家鄉基礎設施……
近日,在湘陰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質攻堅暨和美鄉村“新鄉賢”表彰大會上,戴紅花、上獎臺、領獎狀,一批如張雄兵般造福桑梓的鄉賢,得到鄉親認可和愛戴。湘陰縣委、縣政府表彰了2023年度首批獲得“鄉村振興貢獻獎”榮譽鄉友鄉賢和首批“和美鄉村新鄉賢”。
湘陰縣表彰24名和美鄉村“新鄉賢”和90名“鄉村振興貢獻獎”。
“鄉友鄉賢的善行義舉,既是精神財富、也是無形鞭策,更是行動榜樣。”湘陰縣委書記李鎮江號召全縣向鄉友鄉賢學習,以“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行動的燎原星火,帶旺鄉村煙火,照亮鄉村振興之路。
以“家”之名,呼喚“湘商回歸”,湘陰縣從生養“湘商”的村莊出發。鄉鎮妙招迭出,運用走訪、網絡、座談會等,建立起湘商回歸和返鄉創業項目信息庫,打造以基層商會為平臺,政企聯動的常態化聯系溝通機制,鄉鎮商會建設如火如荼。
截至目前,湘陰縣已經成立鄉鎮商會11個。預計到2025年,湘商回歸投資新注冊企業將超150家,鄉賢力量正激起鄉村振興的“一池活水”。
教育事業,鄉賢敢為人先。目前,湘陰縣教育基金總量達8105.6萬元,兩年增長5倍。
底層架構的全面鋪開,為湘陰縣打造“鄉賢新經濟”矩陣提供了更多可能。縣委書記、縣長成為最積極的“聯絡員”,不斷擴大“朋友圈”,成立深圳、佛山、長沙、東莞異地商會,鄉賢成為鏈接鄉村與外界的資源紐帶,為家鄉建設“減阻”“減壓”。
湘陰縣以“鄉情”為燈,以“實干”為基,鋪就的“湘商回歸路”,不僅走得心安,更是步步皆景。
玉蘭花開,鴻雁歸來熱潮涌
如何檢驗鄉村振興成效?人居環境是最為直觀的體現。
夜色漸濃,觀潮君驅車于嶺北鎮,沿著平坦的瀝青路暢行,新裝的路燈散發著皎白的光,錯落有致的院落點綴周邊。在設施齊備的小廣場上,大家簇擁在一起,為一場賽事做著最后的準備和動員,歡聲笑語灑滿鄉間……鄉村的基礎設施逐漸完善,村民的文娛活動日益豐富,鄉村振興的成效觸手可及。
不負鄉親,嶺北鎮包攬前四名,商會全程參與,贊助50余萬元。
由表及里,更多的改變沉淀于村民的意識之中。“現在,大家都主動維護公共衛生。”村民黃建伍難掩喜悅。
今年,嶺北鎮鄉賢捐資領建超過2400萬。放眼湘陰全縣,鄉賢認領認捐項目資金超4億元,項目總數超1000個。
這筆錢怎么用?其實,籌資之初已有定論。今年年初,湘陰縣明確要求,落地項目要堅持秉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現代化新農村發展需要”的原則,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由鄉賢楊志勇、楊卓夫父子投資300萬建設的嶺北鎮雙華村口信灣美麗屋場。
與此同時,湘陰縣部署的“鄉村振興十大引領性工程”對基層治理也著墨頗多,熟悉鄉情倫理的鄉賢逐漸成為當地完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系的一種柔性力量。
今年暮春,靜河鎮村民在集體土地上產生分歧。靜河鎮以鄉賢、網格員等為主體,召開座談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矛盾消弭于無形。靜河鎮充分發揮鄉賢的示范作用,已經調解14起矛盾糾紛。
如今的湘陰,鄉賢正成為鄉村振興的善治前提和重要基礎。他們帶來的新觀念、新技能,為鄉村實現由內而外、形神兼具、全面提升注入了澎湃動能。
逐夢故土,了卻“最美鄉愁”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主旋律,自然少不了鄉賢的“各領風騷”。
近年來,湘陰堅持“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發展思路,各鄉鎮逐步形成稟賦獨特的產業布局。
“和湘園”是湘濱鎮的金字招牌。這家企業創始于1990年,逐步形成了以粽子為主導,集年糕、八寶飯于一體的產品群。2022年,創始人陳衛回到家鄉,投資2000萬元建立新廠。
“我們從場地、租金、配套設施都有傾斜和幫扶,還舉辦了粽子節來宣傳推介。”湘濱鎮黨委書記焦志勇說,“三顧茅廬”才換來“貴客臨門”,必須提供最優營商環境。
端午節前,“和湘園”趁著當地粽子節火熱造勢,一舉拿下3500萬元訂單。
在和湘園食品廠內,工人們正加班加點趕制產品。
“全縣上下一以貫之打造與長沙同質的一流營商環境。”湘陰縣委副書記、縣長劉世奇釋放出了“成就企業家、厚待投資者”的強烈信號,湘陰跨越趕超的發展速度更讓眾多鄉賢心向往之。
立足岳陽,南向融長。近年來,湘陰縣納入湖南湘江新區核心片區,成為湖南實施“強省會”戰略的重要陣地,獨有政策和富集資源在這里疊加、輻射和延伸。
湘陰做優做強“省時省力、舒心暖心”營商品牌。
趁著東風,湘陰縣持續推進“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鼓勵引導城市工商資本下鄉助力鄉村振興,讓游子之情找到歸屬之處。
得益于此,無數商機涌現在鄉村振興的建設藍圖中。小項目鋪天蓋地,大項目頂天立地,正是如今湘陰產業發展的真實寫照。近鄉情“切”的鄉賢,迫切希望在湘陰的商業版圖中占據一席之地。今年以來,湘陰縣共引進鄉友投資項目28個,總投資額56.85億。
一份桑梓情,既是雙向奔赴,更是合作共贏。新鄉賢“領跑”鄉村振興路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風正勁。
螃白:此心安處是吾鄉。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