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縣金蘭鎮金獅村藍莓特色產業園里,一串串成熟的藍莓掛在綠葉底下,晶瑩透亮。
衡陽縣金蘭鎮金獅村村民袁少蘭在村里的藍莓特色產業園采摘藍莓。
衡陽縣金蘭鎮金獅村村民正在運送采摘的藍莓。
(相關資料圖)
紅網時刻衡陽6月14日訊(通訊員 王勤 鄒健 記者 宋美君)初夏時節,瓜果飄香。眼下,正是藍莓成熟收獲的季節。衡陽縣金蘭鎮金獅村藍莓特色產業園,368畝藍莓已陸續進入采摘期。
6月12日早上,年逾六旬的村民袁少蘭吃過早餐,便來到離家不遠的藍莓特色產業園,開始幫忙采摘藍莓鮮果供應市場。“以前只能在家干農活、做家務,想都沒想過出來賺錢。自從村里有了這個藍莓特色產業園,讓我既能照顧家庭,又不耽誤農活,每月還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資,真是太好噠!”袁少蘭樂呵呵地說。像袁少蘭一樣,當天共有30多個村民在產業園里忙活。
走進藍莓特色產業園,只見連片的黃土山坡上,一串串成熟的藍莓掛在綠葉底下,晶瑩透亮,如活潑的藍精靈在枝椏上跳躍,讓人看了垂涎欲摘。穿梭在果樹叢中的游客們,或摘下一顆藍莓送入嘴中細細品嘗,或摘下一串藍莓放進手提的籃子里,臉上露出了十分愜意的笑容。
藍莓果實肉質細膩,富含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被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為人類五大健康食品之一,有“漿果之王”的美稱。2015年春季,衡陽縣豐稔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將在金獅村流轉的138畝山地,開始試種品種為“藍羽”的藍莓。經過兩年的精心管護,2017年開始試掛果。試種成功后,堅定了公司擴大藍莓特色產業園種植規模的信心。“截至目前,產業園內種植的藍莓共有‘藍羽’‘薄霧’‘燦爛’等7個品種,種植面積達368畝。”公司董事長周小春說。
人勤地不懶,地內出黃金。周小春與記者算了一筆賬,今年,藍莓特色產業園內種植的藍莓全部進入豐產期,平均畝產可達800斤以上,按每斤售價50元計算,總產值可突破1000萬元。
種植藍莓只是衡陽縣發展特色產業的一個鏡頭。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為幫助村民實現田里淘金、山上賺銀,近年來,衡陽縣根據自身基礎和條件,聚焦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這一目標,創新打造“百十億”工程,加快推進臺源烏蓮、精品蔬菜、特色水果、有機茶葉、湘黃雞等特色農業基地建設擴面提質,著力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目前,全縣已建成2萬畝臺源烏蓮基地、20萬畝精品蔬果基地、3萬畝有機茶葉基地,以及年出籠2000萬羽家禽的生態養殖基地,認證“湘江源”品牌企業5個、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6個,新增省級特色產業示范園5個,市級特色產業示范園19個。
特色產業的快速發展,幫助村民搭上了鄉村振興“快車”。去年,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0%。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