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紅網時刻新聞5月4日訊(記者 張俊 通訊員 徐鋼 周鵬智怡)“這個插秧機的智能傳感器靈敏度還需要調整一下,機器在無人駕駛時定位數據還不是很準確。”進入早稻插秧季以來,在益陽大通湖區千山紅鎮大西港村的稻田里,總能看到一位身上沾滿泥漿的年輕人的身影。他就是華南農業大學控制工程二年級研究生李明錦。
李明錦(圖右)正在和同伴探討自動化駕駛。
李明錦是地道的城里娃,今年25歲的他從小在河南安陽長大,對農業生產完全不了解。今年年初,千山紅鎮宏碩生物科技現代農業合作社與華南農業大學開展“無人農場”建設的戰略合作。李明錦在導師的帶領下于4月初來到了千山紅鎮大西港村,專門就插秧機、收割機、拖拉機智能無人駕駛課題展開實地研究。“無人駕駛技術在我國很多領域都得到了廣泛運用,但是使用到農機具上還是首創。”李明錦介紹,“我們就是利用北斗導航系統,將機車油門、傳動、加減速、田塊數據等程序編入到機車的全自動駕駛控制系統,就可以了。”
李明錦正在查看插秧機運行情況。
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村里的這一個多月里,李明錦幾乎每天都泡在稻田里,根據機車的實際運行情況調整自動控制程序。有時候機車深陷在田里,他就打著赤腳下田仔細查看具體原因。一天下來身上沾滿了泥漿不說,還累得腰酸背痛。“剛開始的時候,我這個城里伢子還真覺得很新奇,也不覺得怎么累,可是時間久了后,這種辛苦程度還真是難以承受。”說起這段時間的感受,李明錦開玩笑地說是一把“辛酸淚”。
李明錦在安裝早稻秧盤。
一段時間以后,李明錦人瘦了,臉黑了。完全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漢子。可他一點也不在乎,每天在稻田里忙碌,和當地的糧農吃在一起、住在一起,體會著種糧人的辛苦,也享受著實驗成功的快樂。“你看,我們的插秧機、拖拉機完全能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流暢運轉,這能為糧農們減輕很大的勞動強度,使‘無人農場’的建設變成了可能。”李明錦由衷地高興,“我的所學能得到運用,這一個多月的辛苦和勞累真是值了。”
站在田埂上看著在稻田里來回穿梭的插秧機,李明錦臉上充滿了幸福和期待。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新視野】恩比德在季后賽面對凱爾特人時的戰績來到了1勝9負
- 文化活動為假期生活添底蘊 以文賦旅成為旅游新風尚
- 當前熱門:“五一”假期,中國交通顯實力
- 今日看點:科技部部長王志剛會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
- 世界最資訊丨挑動中美對抗沖突是危險歧途
- 10月12日是什么星座的男生(10月12日是什么星座)
- 世界通訊!北郭特大橋完成首個海中承臺澆筑
- 鋼鐵門神,讓人嘆息的墻!昔日藍軍和捷克國家隊的門... 環球報道
- 焦點觀察:國星光電(002449.SZ):Mini LED市場環境有所好轉,正配合國內外多家頭部品牌廠商開發Mini LED產品
- 平凡中找尋非凡!帶著宏碁非凡Go 14百公里徒步麥理浩徑_世界熱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