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2月28日,全長29.2公里、設計時速為80公里的深圳地鐵16號線正式投入運營,全線采用GOA4等級,全自動運行系統的6A編組列車。這條地鐵線設計為“倒V”形,形似一只展翅東游的“海鷗”,被喻為軌道上的粵港澳大灣區新的一翼。至此,深圳市地鐵線路全年新增里程達到128公里,形成了17條運營線路、559公里線網長度的網絡格局,運營里程升至全國第四,網線密度、客流強度居全國首位,推動了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進程。
深圳地鐵16號線設計建設創多個“首次”。
“深圳地鐵16號線有13.3公里位于巖溶強發育區,占總長度的45.4%。”中國鐵建深圳地鐵16號線總承包部副經理李新澤說,溶洞形狀極不規則,是困擾工程建設全過程的最大難題,在深圳地鐵建設史上尚屬首次。
龍東站處于巖溶強烈發育區,地層鉆孔見洞率高,在基坑土方開挖時,基巖裂隙水在承壓狀態下會沿破碎帶穿透黏土覆蓋層涌出,涌水量超過400立方米/時。中國鐵建建設者投入后退式注漿機、大功率水泵等各類設備30余臺,注漿材料9000余噸,嚴格遵循“開挖一段、封閉一段”的施工組織方案,采用基底混凝土回填反壓、后退式注漿封堵水力通道等技術措施,攻克了巖溶裂隙強烈發育特殊地質區域的深基坑土方開挖施工難題,實現深圳地鐵建設史上巖溶極發育區首個地下車站封頂。
為解決盾構下穿巖溶地層易“栽頭”“陷落”的難題,項目部聯手鐵建重工集團“量體裁衣”,對盾構機的刀盤型式、刀具類型、耐壓能力等進行針對性研究、設計。坪山圍站—坪環站區間是全線唯一以350米半徑“雙S”轉向隧道,區間洞身位于中粗砂層、粉細砂層,自穩性差。中國鐵建建設團隊引進克泥效工法,以房屋沉降值控制3毫米以內的標準完成盾構下穿。
“我們在實踐中摸索出了應對復雜地層施工的‘獨家秘方’,盾構機多次順利穿過巖溶強發育區和軟硬不均地層,下穿高層建筑、河道、橋梁樁基、暗涵和重要市政管線等44處。”李新澤說。
深圳地鐵16號線采用了全自動最高標準的GOA4設計,所有運營場景和緊急處理場景全部實現自動化,開通初期即可實現全自動無人運行。全線首次定義全自動運行“核心系統”。線路在設備層面以“全自動關鍵技術”為主線,推廣了一系列新技術應用。
據李新澤介紹,深圳地鐵16號線還開創性地突破了異地雙加載等技術難點,搭建了主副“雙活控制中心”。兩個控制中心可自如地切換,實現了系統功能的最大化,同時還推出了國內首個“以行車指揮為中心”的智能運控系統技術路線,可極大提高行調的指揮效率,降低行調人員的勞動強度。
此外,該線路途經客家文化區,沿途有多個客家文旅地標,是國內首條與“客家文化”相結合、以“陽光+家”為文化主題的地鐵線,車站設計從客家圍屋和半月池形態提取設計元素,充分體現了極具深圳特色的“濱海客家”人文精神。
深圳地鐵16號線起于龍崗區大運站,止于坪山區田心站,穿越大運新城、龍崗中心城、坪山中心區等重要城區,串聯起深圳東進戰略的樞紐門戶區及核心引領區,連通深惠兩地,組成了深圳市“東進戰略”的骨干線路,采用全自動最高標準的GOA4設計,所有運營場景和緊急處理場景全部實現自動化,開通初期即可實現全自動無人運行,預測遠期日運量接近百萬人次,將極大地方便市民出行。
(責編:趙竹青、陳鍵)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
頭條
- 世界報道:2022年終報道 | 年度經濟關鍵詞之“穩”
- 聯合國副秘書長:中國綠債發行全球居前,加速助力低碳轉型 環球熱文
- “登陸”臺青的2022關鍵詞:成長、努力、漸入佳境……
- 旺季到來 新疆烏魯木齊縣雪場游客量不斷攀升|環球觀點
- 最新:塑造發展全新動能 共建香港宜居之城
- 從涼茶到新藥:香港中醫藥新生態
- 從農副產品到全球尖貨一站式購齊,拼多多投入30億開啟2023年貨節 拼多多2023年貨節來了:從產地源頭護航好年貨,以全球尖貨助興中國年
- 黑龍江:“冷資源”釋放“熱效應” 冬季旅游持續升溫-環球熱門
- 我國職業教育招生規模大幅增長 每年培養約1000萬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全球今熱點
- 跨過千重浪|2022這一年都在這365秒里 動態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