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網建設高歌猛進。吳建新 攝
紅網時刻新聞12月25日訊(通訊員 郭渺洋 吳凱)2022年,冷水江市著力補短板、促融合,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城鄉交通全面提質。路寬了、城美了、人樂了,發展中的冷水江,正以昂揚向上的姿態,煥發出全新的風采。
記者曉霞說道:“曾經,這條由中連至錫礦山的必經之路深淺不一崎嶇顛簸,如今通過金祥公路提質改造,一條打通南北,助力發展的民生之路已經修好, 繪就了中連鄉經濟發展幸福線?!?/p>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曾幾何時,這條貫通中連的“交通動脈”因道路坑洼引發無數吐槽。這一年,金祥公路中連段順利通車,在方便村民出行的同時,也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保障。
過往司機說道:“現在路修好了之后,我從這里跑到礦山都只要二十分鐘了,路也坦平,環境也變好了,蠻不錯的?!?/p>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打開冷水江市交通地圖,我們不難發現,一張立體通達的交通大網正加速編織。今年以來,冷水江市穩步推進路網提質升級,全力掃清各路“爛路老賬”——北部的溫金公路、南部的禾石公路全線貫通,東南部的邵北連接線即將在年底通車……此外,冷水江市還圍繞構建大交通格局,傾力打造民生交通。35.49 公里農村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55.9 公里旅游資源產業路將于12月底前完成。
冷水江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蘇建橋說道:“服務不優、管理不善、保障不力、出行不便,一直是困擾城鄉客運發展的瓶頸和短板,為切實打通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冷水江市嚴格按照省交通運輸廳的安排部署,全力創建城鄉客運一體化示范市?!?/p>
2022年8月,冷水江市城鄉客運一體化正式運營,實現城鄉公交全覆蓋,讓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同時,冷水江市以改善民生為根本,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強化城市管理,促進城市面貌“換裝升級”,全面提升城市品位。
記著曉霞說道:“萬盛銻都廣場人行天橋是市民最愛的打卡地之一,也是攝影愛好者的拍攝場景地,人行天橋的搭建,既方便了市民出行,又裝點了城市,傍晚,邀三五好友,憑欄觀景,光影交錯,灑落在欄桿之上,貼在擺拍的人群當中,盡顯煙火氣息。”
位于萬盛銻都廣場和濱江公園交叉路口的人行天橋,自投入使用以來,備受市民稱贊。寬敞整潔的臺階保障了出行安全,無障礙電梯方便了特殊人群上下橋……人行天橋上的細節設計,無不體現著為民服務的理念。
市民說道:“以前我們到濱江公園來玩,都是橫穿馬路,人來車往,很不安全。現在,人行天橋搭建起來了,人車分流,安全很多,還可以坐電梯,對于我們帶小孩的,還有老年人來說,方便又安全?!痹诶渌谐青l建設規劃藍圖中,既有夯實城鄉發展基礎的大手筆,也有無數溫暖人心的小細節。今年以來,冷水江市積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大力整治市容市貌,修補城區破損道路,城區道路完好率達95%以上,路燈亮燈率保持在 98%以上。順利完成了黑泥嶺垃圾填埋場封場治理項目、環衛基礎設施綜合體建設項目;開工建設曾家沖垃圾填埋場提質改造工程、冷新路垃圾中轉站建設項目;冷水江街道辦事處成功創建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城市之美由“表”及“里”,生活品質顯著提升。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冷水江將在全力擘畫城鄉建設新藍圖中攻堅克難,在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的新賽道上譜寫更加輝煌的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冷水江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蘇建橋說道:“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優化交通布局,圍繞‘五個交通’目標,打造‘三縱三橫’的立體化交通路網,從安全、智慧、綠色等方面穩步推進路網提質升級,全力辦好交通民生實事,奮力當好現代化城市的開路先鋒?!?/p>
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