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夜幕降臨,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履坦鎮壇頭村準點放起了水幕電影。村民邵陽武,帶著老伴漫步湖畔,參觀了仿古民居里舉辦的濕地攝影展和版畫展,直到夜深才盡興而歸。
54歲的邵陽武,年輕時便離家四處打拼。近年來村里旅游業崛起,他返鄉辦民宿,好的時候一年能掙20萬元,生活比以前改善不少。
曾經的壇頭村,村中近千畝濕地被污水沖擊成爛河灘,擁有800年歷史的30多幢古建筑一幢幢倒塌,村民紛紛外出謀生。5年來,該村通過修繕老房子和盤活閑置資源,把過去的爛河灘、破民宅變成致富的“香饃饃”,村集體經營性年收入從之前的5萬元增長到如今的96萬元。
“如今,我們村有16家企業入駐,每年承辦幾十場民間詩會、畫展,年接待游客近二十萬人次,成為文化‘會客廳’。”村黨支部書記林衛良說。
壇頭村的前后變化,是武義鄉村蝶變的縮影。武義縣地處山區,曾是浙江省8個貧困縣之一,農村發展緩慢、基礎薄弱是共性問題。為此,當地政府堅持黨建引領、能人治村,以“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長期理念,給資金給渠道,鼓勵各村因地制宜探索符合自身條件和規律的發展之路,探索出飛地抱團、公司強村、閑置盤活等“強村十法”。
綠水青山間,類似“爛河灘”的故事持續上演:武義全縣107個集體經濟薄弱村入股武義-海寧“飛地”扶貧科創產業園相關項目,打造跨地區“飛地經濟”模式;浙江壽仙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開展規模化有機種植,為當地帶來租金、就業等收益,三年里相關村集體共增收648萬元;壺山街道打破15個經濟薄弱村的村莊地域邊界,以項目合作方式投資建設標準廠房……
“立足山區縣優勢和各村資源稟賦,探索幫扶協作、產業帶動、資產經營等多種富民增收途徑,才能強村富民。”武義縣委書記帥朝暉說。今年,武義全縣258個行政村實現集體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上全覆蓋。
(責編:王震、陳鍵)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
熱點
- 作為新型零售業態之一 即時零售近年來正成為撬動消費增長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 更具有沉浸性和體驗性 農業旅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
- 脫發年輕化帶來了市場擴增 各大廠商通過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
- 上半年投訴數量呈上升趨勢 預制菜是花高價吃料理包嗎?
- 在國民支出中占比將達46% 服務型消費快速地迭代發展持續煥發生命力
- 成了資本眼中的“好生意” 不少知名企業都在積極跨界布局咖啡賽道
- 新增超千家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國慶期間預制菜整體銷量較去年大為增加
- 值得借鑒和共享 上海、重慶出境游業務有助于國內旅游業進一步走向世界
- 假日經濟按捺不住的“火” 今年“十一”消費有了新特色和新亮點
- 前八月虧數千萬九月扭虧為盈 車市的“金九銀十”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