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2月25日電 (記者余璐)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近日,為全面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自然資源部印發《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到2025年,50%以上的政府決策、生產調度和生活規劃可通過線上實景三維空間完成。
自然資源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景三維作為真實、立體、時序化反映人類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的時空信息,是國家重要的新型基礎設施,通過“人機兼容、物聯感知、泛在服務”實現數字空間與現實空間的實時關聯互通,為數字中國提供統一的空間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礎,是數字政府、數字經濟重要的戰略性數據資源和生產要素。
實景三維中國建設是面向新時期測繪地理信息事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新定位、新需求,對傳統基礎測繪業務的轉型升級,是測繪地理信息服務的發展方向和基本模式,已經納入“十四五”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
《通知》明確,到2025年,5米格網的地形級實景三維實現對全國陸地及主要島嶼覆蓋,5厘米分辨率的城市級實景三維初步實現對地級以上城市覆蓋,國家和省市縣多級實景三維在線與離線相結合的服務系統初步建成,地級以上城市初步形成數字空間與現實空間實時關聯互通能力,為數字中國、數字政府和數字經濟提供三維空間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礎,50%以上的政府決策、生產調度和生活規劃可通過線上實景三維空間完成。
到2035年,優于2米格網的地形級實景三維實現對全國陸地及主要島嶼必要覆蓋,優于5厘米分辨率的城市級實景三維實現對地級以上城市和有條件的縣級城市覆蓋,國家和省市縣多級實景三維在線系統實現泛在服務,地級以上城市和有條件的縣級城市實現數字空間與現實空間實時關聯互通,服務數字中國、數字政府和數字經濟的能力進一步增強,80%以上的政府決策、生產調度和生活規劃可通過線上實景三維空間完成。
《通知》指出,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通過需求牽引、多元投入、市場化運作的方式,開展部件級實景三維建設。國家和地方層面需完成物聯感知數據接入與融合能力建設,支撐物聯感知數據實時接入及空間化,采用空間身份編碼等方式實現其與基礎地理實體數據的語義信息關聯。
此外,全國構建統一的基于云架構、兼顧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特征、分版運行的國家和省市縣實景三維數據庫,在線系統與支撐環境建設實現“分布存儲、邏輯集中、互聯互通”。
“建設分工要堅持系統觀念,強化頂層設計,構建技術體系、創新管理機制,形成統一設計和分級建設相結合、國家和省市縣協同實施的‘全國一盤棋’格局。”自然資源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自然資源部負責制定總體設計和管理機制,統籌指導協同實施。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負責技術攻關、技術支持和標準體系建設;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負責總體實施方案編制、組織實施和技術協調;國家測繪產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負責成果質量檢驗方案編制。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自然資源部重慶測繪院,陜西、黑龍江、四川、海南測繪地理信息局,負責國家層面建設任務。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陜西、黑龍江、四川、海南省由四省測繪地理信息局)負責本地實施方案編制,組織本地建設任務的協同實施。
“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將實景三維作為‘十四五’基礎測繪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規劃,做好經費保障。要按照‘只測一次,多級復用’的原則,組織開展協同實施,避免重復建設。各單位要強化科技創新,鼓勵有實力的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等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科技創新工作。要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引導和帶動三維時空信息產品應用,形成社會化服務新格局,推動實景三維中國持續發揮積極作用。”自然資源部相關負責人說。
(責編:郭思邈、呂騫)關鍵詞: 全面推進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