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冬奧會賽事再傳捷報,中國代表團運動員蘇翊鳴、谷愛凌分別在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礙技巧決賽中摘得一金一銀。本屆奧運會上,兩位人氣選手精彩表現的背后,離不開科學訓練的“秘密武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的尖鋒旱雪四季滑雪場,這個中國規模最大的旱雪場,曾先后接待過上述兩位選手備戰冬奧。
地處南方的成都,為何成為冰雪健兒們的訓練基地。什么是旱雪場,它擁有哪些“秘密”?筆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旱雪最早起源于國外,有梳子式和刷子式兩種形態。而在尖鋒旱雪四季滑雪場,則使用由創始人尖鋒自主設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金針菇”式旱雪場,該雪場使用的“金針菇”式旱雪毯具有安全性、潤滑性和仿真性三大特點。近看旱雪毯,是一根根整齊排列的細小圓柱,頭頂一個小圓球,“特別像四川人吃火鍋用的金針菇。”雪場負責人張魏說,所以它也被稱作“金針菇”旱雪毯。
張魏說,“金針菇”旱雪毯表面采用了一種自帶潤滑特性的工程塑料,經改性后成型,表面光澤潤滑,是普通塑料不可比擬的。另外,旱雪毯表面的圓球,是以圓弧面接觸滑雪板,保證了旱雪表面與滑雪板的最小接觸面積,增加了滑行時的潤滑度。
“當滑雪者摔倒時,這個圓球也能最大程度保護滑雪者,不讓他們受傷。”張魏說。除此之外,旱雪毯的厚度和彈性,使其減震吸壓、回彈力達到了非常出色的效果,每當滑雪者立刃,對雪板加壓時,滑雪者會感到很真實的回彈感覺,這是傳統旱雪毯無法比擬的優勢,“可以很好地模擬滑雪的感覺,與真雪能達到90%以上的相似度。”張魏介紹說,同時滑雪場根據鋪墊物的分布疏密程度,還可以調節滑雪的難易度。
據介紹,“金針菇”安裝后使用壽命可達8年。“性能非常穩定,而且安裝、拆卸以及后期維護,都很方便。”張魏說。
2020年初,新都尖鋒旱雪四季滑雪場針對冬奧會比賽項目訓練,修建了專業滑雪道——旱雪大跳臺。該滑雪道總高度43米,總長度112米,是國內最先建造的旱雪大跳臺,也是目前中國最標準的旱雪訓練大跳臺之一。
而雪場內旱雪大跳臺的落地氣包,則是健兒們在這里訓練的另一個“秘密武器”。
該落地氣包未使用傳統的大氣包,而是由約300個獨立的氣管延著陸坡鋪墊而成,被稱為“麥管氣包”,同樣為雪場的原創發明。張魏介紹說,該氣包可以吸收垂直重力,并向下方和左右方分解,有效解決了傳統氣包向上反彈的副作用。同時,由于局部受壓不會影響整體平面角度,落地氣包避免了緩沖區瞬間積水問題,而氣包膜表面的細小排水孔也解決了傳統氣包排水難的問題。“它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同時能保證滑雪者可以滑行出去。”張魏說。
“我們還給大跳臺配置了兩條魔毯。”張魏說,魔毯又被稱作“雪場電梯”,類似機場傳送帶,可以貼住滑雪板,防止下滑。魔毯乘坐方便、運行平穩、安全可靠,以往主要應用于坡度小的初學者雪道和初級道。“如果沒有魔毯,運動員就要自己爬上100米的坡道,相當于13層樓高。這個設計就是為了減少運動員的體力消耗。”張魏說。
(責編:王震、陳鍵)關鍵詞:
凡注有"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或電頭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稿件,均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并保留"實況網-重新發現生活"的電頭。